朝圣者客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美赫巴巴
查看: 3253|回复: 0

不知之云(灵修经典选摘)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0
发表于 2013-3-29 16: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六、真诚悔改的罪人
 

  真诚悔改的罪人,如蒙受静观的恩宠,很快就能到达静观的成全之境:静观是获得恩赦的最妥途径

  不论人犯了什么重罪,都能悔改。如果他感觉上主的恩宠吸引他去度静观生活(只要他信从神师及辅导的指引),没有人可指责那以谦逊的爱,在「不知之云」的黑暗中,伸手向主的人为妄想者:主耶稣不是曾向那蒙召度静观生活、悔改的罪人代表玛利亚,说了这句话:「妳的罪已蒙宽赦」。祂说这话难道只因玛利亚对过去所犯的罪耿耿于怀?或是因为她看到过去的可怜状况而感到惭愧?或是因为看见她深深痛悔?都不是,是因「她爱得多」。

  请你特别注意这点。因为这里你可看出静观的爱,对上主有多大力量。我老实对你说,它比任何力量都大。没有错,玛利亚也真心痛悔,痛哭所犯的罪,对过去的不堪深感惭愧。同样,我们一生习惯犯罪,真是同样可怜;应诚实地对过去痛悔,对不幸的回忆深表羞愧,心中默默地承担一个无形的包袱。

  那么,怎样办呢?玛利亚所做的,一定是最好的办法,真的,她终生不断为自己的罪感觉歉意;不过,圣经指证她最大的歉意倒不是她的恶劣行为,而是没有好好地爱。是的,为这缘故,她悲伤得几乎要死,渴望爱得更多,虽然她已爱得很多,在她自己看来,那爱仍小得可怜。请不必惊奇:越爱,越渴愿爱,这是任何相爱的人都有的同感。她心中明白自己是罪人中最不堪的一个,她理会她的恶劣行为曾使她离开可爱的上主,为此她现今悲伤,为爱的失败而忧伤。她做什么呢?你想她必然会从渴慕的高岗上降到罪恶生活的深处,在泥沼污水坑里去查究她犯的罪,一一仔细去亮相,为能刻意激起痛悔的泪吗?并不如此。为什么不呢?上主在她内心深处,用恩宠指示了她,使她明白这个办法不足采用;单凭眼泪去邀请宽赦,不久后她又会重新犯罪的。

  为此,她贯注爱与渴望紧紧系于那「不知之云」,着去爱那不能用理性之光清楚认识、或凭甘饴的热情所能感受的那一个上主。她专心致志地这样爱着,以致她屡次忘了自己是罪人或是无辜者。真的,我认为玛利亚如此热爱吾主耶稣的天主性,几乎不理会坐在她面前的耶稣的人性、以及祂所说的话了。从福音的记载来看,玛利亚已全然忘掉物质与精神界的一切了。

 
十七、真静观者不参与积极工作
 

  真静观者不参与积极工作,不关心周遭发生的事,甚至不挺身起来保护自己、反驳批评的人

  在《路加福音》中我们读到:主耶稣来到玛尔大家里,玛尔大忙着炊事,她的妹妹玛利亚什么都不做,只坐在耶稣跟前。她聚精会神地听耶稣,对玛尔大所做的事不予注意。玛尔大所做的琐碎事,的确是圣的、重要的(是初级的积极工作),但玛利亚对这些工作不关切,也不注意耶稣人性的举止,譬如祂体格的潇洒,谈吐的温和,虽然关心这些已是比较圣善的工作了(这是第二级积极工作,也是初级静观生活)。玛利亚把这一切忘的一乾二净,全神贯注在人性掩盖下、晦暗的主的上智。

  玛利亚全心贯注地转向耶稣,她对看到、听到和在周遭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她安定地坐着,心中默默的,只管以一种欣悦之情冲向那朵隔在上主与她之间的「不知之云」。原来,正如我前面说过,在此世要亲近上主,没有一人(过去从未有过,将来也不会有如此纯洁、深沉于爱上主的度静观生活的人),可以不透过这高深美妙的「不知之云」。

  玛利亚便是朝着这朵云忧心忡忡的渴慕者。为何如此呢?莫非这就是人所能做到的最美好、最圣善的一份静观生活,也是静观者不惜任何世上的代价,紧紧抓住而不肯放手的。甚至在玛尔大向耶稣抱怨,责怪耶稣没有叫玛利亚起来帮她工作时,玛利亚还是安定不移地留在那里,对玛尔大的责怪丝毫不表示愤慨。其实,这也不足惊奇,因为她全心贯注于玛尔大所完全不知情的另一件工作之中,她也无暇去注意她姊姊,或替自己作辩护。

  朋友,你是否看出,这件有关耶稣和这两姊妹间的插曲,是刻意给后世教会内,从事积极工作者和度静观生活者一个教训吗?玛利亚代表着静观生活,一切度静观生活的人,应奉玛利亚为模范。玛尔大代表积极工作的生活,一切从事积极工作的人,可奉她为向导。




十八、从奉积极工作的人,批评度静观生活者
 

  宛如玛尔大批评了玛利亚,直到今日,从奉积极工作的人,还由于无知,批评度静观生活者

  正如玛尔大抱怨了玛利亚,任何时代也有从事积极生活的人抱怨度静观生活的人。静观的恩宠经常在各等各类的修道人与一般教友间唤醒某些人。他们在弄清楚自己良心的指示,听取了可靠的主意,决定全心从事静观之后,亲友们便像风暴一般向他们攻击,严酷地指责他们选了游手好闲的生活。搬出真真假假、各式各样的故事,述说哪些人先前走了静观的路,最终跌入邪道的事。的确,他们只说坏事、不说好事。

  没错,有不少人看起来先舍弃俗世荣华,后来却顺从了邪路。这个危险是常有的。这些人理该在静观生活中事奉上主,反成了邪魔的奴才和欣赏者;原因是:他们不肯听从有灵修经验的神师。他们变成了伪君子或异端者,陷于狂怒或别种使圣教会蒙辱的邪恶中。我对继续谈论这事感到踌躇,深怕误了主题。如果上主愿意,如我看来有必要的话,稍后再跟你谈那些人失足的缘由和环境,现在姑且把这事搁置一边,继续谈我们的主题吧!


十九、静观者该原谅那些从奉积极工作的人所作的抱怨
 

  或许你认为我侮辱了耶稣的好朋友玛尔大,因为我把她比作用世俗眼光来批评静观者的人了。说实话,我无意得罪这两等人,愿上主不许我在这本书中说任何判断上主之友的话——不管他们圣德高或低,只要是上主之友就好。因为实际上,我认为如果我们认清这件事发生的时刻和情况,我们就不难原谅玛尔大的怨言了。她当时并不了解玛利亚所作的事。这也不足惊奇,因为我很怀疑她曾听过多少关于成全静观的话。再说,她的怨言只短短几句,而且说的也很有礼貌,为此,我认为我们该完全谅解她。

  同样的,我认为用俗世眼光来批判的人,以静观生活为偏差,也是由于他们的无知,也该受到谅解,虽然他们的批评有时显得粗陋了些。在玛尔大向耶稣提出抗议时,她一定不知自己在说什么;同样的,那些对静观生活有批评的人,他们对静观只是一知半解,或竟一无所知。为此,他们无法了解为什么这些青年能抛下很有晋升机会的职务,真心实意的起步去做上主特爱的朋友。我认为假如他们能了解静观的意义,他们一定不会如此批评的。为此,我认为应该原谅他们。他们只经验了他们所经验过的一种生活方式,却不能想象其它方式。此外,当我回忆我自己由于无知而犯了很多错误时,就觉得该更加和气地容忍别人,否则我就不是待别人犹如我愿意别人怎样待我一样了。


二十、上主保护度静观生活的人
 

  全能上主自有妙法保护那为爱祂、而不放下静观去自卫的人

  我认为专务静观的人,不仅肯宽恕一切怨怪他们的人,他们忙着各自的工作,别人对他们的所说所为,他们连理会都不理会。玛利亚就是如此,她是我们的模范。如果我们追随她的榜样,耶稣必会用对待她的方式对待我们。

  耶稣做了什么呢?你记得:玛尔大要耶稣责备玛利亚,叫她起来帮她工作;可是洞察人心思念的吾主耶稣,清楚晓得玛利亚在深爱中静观着上主,所以祂为她辩护。耶稣彬彬有礼地替她回答了,因为玛利亚忙着爱耶稣,没时间去为自己辩护。耶稣说了什么?玛尔大要耶稣做判官,祂却做了玛利亚的辩护律师,因为玛利亚很爱祂。祂说:「玛尔大,玛尔大」一连两次重复叫了她的名字,一定是要她听清楚,要她有时间去注意祂要说的话。「妳为很多事忙碌,」这句话指出做积极工作的人常忙忙碌碌,算计着数不清的琐细事务;爱却要求他们首先要关心自身的事,其次关心教内弟兄的事。耶稣愿意玛尔大晓得,她所做的事对于灵修的确有关,也有价值,但为了不让她因此说,这些工作是最高超的工作,所以祂附加了一句:「不过,只有一件事是必要的。一你道这唯一的事是什么呢?毫无疑问,祂是指说热爱与赞美上主。没有一件事比这件事更大的。最后,祂愿玛尔大明白:要同时完全献身于静观工作,又得做积极工作,那是不可能的。日常生活的焦虑和静观生活,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中联合在一起,却无法完全和谐。为把这事点明,祂附加了一句:「玛利亚选了最好的一份,是不会从她手里夺去的。」这就是说:在今世已开端的成全的爱,和那在永生中的爱是同一的,两者只是一个爱。


廿一、福音文字:“玛利亚选了最好的一份”的真意义
 

  「玛利亚选了最好的一份」词(译注)这句话怎么懂法?「最好」一词,暗示有着「好」和「更好」,「最」是三级中的最高级。玛利亚从几项中选了最好的呢?(道路不是三条,因为圣教会只承认两条:就是积极生活与静观生活。我们现在讨论的路加福音的章节,它的精神意义是这样的:玛尔大代表积极生活,玛利亚代表静观生活;前者为得救是绝对必要的。如果只能从两者选一项的话,所选的便不能称为「最好的」。

  积极生活和静观生活虽是教会中两种生活方式,但把这两种方式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可以看出三部分,三个阶次。这点已在上面论过了,我愿在此再概括地说一说。第一阶次是过一个正直的、好的基督徒生活,主要是积极地从事劳动肉身的慈善及爱德工作。到了第二阶次开始默想有关自己的罪过、基督的苦难和永恒的喜乐等道理。第一阶次是条好路子,第二阶次却是更好。在第二阶次里,积极生活与静观汇合起来,两者难分难离,像玛尔大和玛利亚两姊妹。这是说度积极生活的人,能靠着特殊恩宠,超乎寻常地和度静观生活的人同样迈步深入静观。一个度静观生活的人,也能回复到这中间阶次,去做些积极工作——但不该走的太远。除了鲜有及不得已的需要,否则不该如此做。

  在第三阶次,人进入黑暗的「不知之云」,默默地孑然一身,专心爱上主。第一阶次堪称为好,第二阶次是更好,第三阶次是最好。现在我们明白,耶稣为什么没有向玛尔大说,「玛利亚选了最好的生活」,因为生活方式只有两种,我也说过,在两者之间选的一种,不能称它为最好。耶稣说的是:「玛利亚选了最好的一份,是不会从她手里夺去的。」

  那第一和第二份是圣善的,但是将跟着消逝的生命一同停止。在永恒生命中,不会像现今一样需要慈善工作。人们不会再感受饥渴,或因寒冷而死亡;不会生病、不会无家可归、不会被俘虏。人们不会再死,所以也不需要基督徒的葬礼。在天上不再适宜为我们的罪或基督所受的苦难而哭泣了。那么,如果上主恩召你选择这第三份,你就同玛利亚一起选择它吧!或更正确地说:听凭自己被带往这条路上吧!只要上主召叫你把握这第三份,便伸手把握住它,全心去做就是了。这份工作不会从你手里夺去的,因为它是无止境的工作。它虽在世上开始,却是永恒的。

  要用耶稣的话,去答复怪怨我们的人。让耶稣替我们说话,一如祂替玛利亚说话一样。祂说:「玛尔大,玛尔大,你们所有从事积极工作的人,请听我。你们要专心做第一及第二份工作,有时做这份,有时做那份;或兴之所至,勇敢地兼做两份,可是切勿干预那些从事静观的、我的好友,因为你们不知道什么事会折磨他们。让他们平安生活吧!不要因为他们的逍遥生活、第三份生活方式而嫉妒,这是玛利亚的份儿。

  译注:思索高圣经中译文为「更好的一份」(路十42),与其它译文有出入。


廿二、基督深爱玛利亚·玛达肋纳
 

  玛达肋纳,她是悔改后蒙召度静观生活者的代表

  玛利亚与耶稣之间的爱是甘饴的。她怎样爱耶稣,耶稣更是怎样爱她!不要把福音的记载当作肤浅的故事去浏览;它真实地描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读这篇记述的人都能理会到她毫无保留地热爱着耶稣,她为以爱还爱,拒绝了任何逊于耶稣的种种慰藉。是这位玛利亚在复活节清早,哭泣着在墓园里寻找祂,天使和气地告诉她说:「玛利亚,不要哭泣,妳所寻找的主,已按祂预言的复活了,祂要在你们之先到加里肋亚去,在那里妳和祂的弟子要见到祂,正如祂预许的。」但是,连天使都不能使她平静、使她停止哭泣。连天使都不能安慰这位一定要找到天使之王的人。

  难道还需要我多讲吗?任何研读圣经的人,一定会发现多次玛利亚深爱耶稣的记载,乃是给我们指示,这种种都证实我的话是可靠的。实际上,有人可能想这些事似乎专为度静观生活的人写的。任何仔细分辨的人会发现确是如此。任何人在耶稣身上认出祂以美妙、独特的爱,爱着玛利亚。玛达肋纳,也必然认出耶稣同样以美妙无比的爱,爱着一切诚意悔改、专务静观的罪人;也会懂得为什么耶稣不能容忍任何人——包括她的姊姊,说反对她的话,而挺身为她辩护。是的,祂甚至做的更绝:有一次,在请祂吃饭的癞病人西满家里,耶稣也指责了家主,只因他心里武断了玛利亚。耶稣对玛利亚确实怀着深情与无比真挚的大爱。

 廿三、上主要亲自照顾专务静观的人,并为他们保护
 

  我确定地向你说:如果赖上主恩宠及可靠的指导,全心勉力效法玛利亚。玛达肋纳为着爱而生活,耶稣一定会保护我们,如同保护玛利亚一般;任何持反对我们的言论或思想的人,会在良心上默默感到谴责的。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无所事事,我们一定要做玛利亚所做的事。我是说:纵使受批评,我们也不予介意,仍旧安宁地继续做我们的静观,耶稣一定会在中伤我们之人的内心予以警告的。只要他们是心地开诚的人,不多几天,他们必会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语感到惭愧。

  正因为耶稣要保护我们,祂见我们并未放下静观,用工作去钻营衣食等生活上的必需品,祂会启发人们在这些事上来照顾我们。我说这话,尤其为驳斥那错谬的言论:除非预先筹足一切物资,否则不可以献身于静观生活。他们会说:上主帮助自助的人。不过,这是曲解上主。因为为着献身于主,放下俗世焦虑的人,上主绝不会负他们的期望。你可确信:上主为了祂的朋友,必会在两事中安排一项:或使他们收到丰富的生活必需品,或给他们活力和耐心去承当匮乏。两事中不论发生哪一项,有何分别呢?对真度静观生活的人是完全相同的。任何对此事怀疑的人,只显得邪魔已攫取他的信心,或是他尚未把自己完全交托于上主,虽然他在表面上精巧显露的正与此相反。

  为此,我对那愿意像玛利亚一样作个真正静观者的人再说一次:要让上主的美善和超越教你怎样谦逊,胜于想你自己的罪过,这样才会修得成全的谦逊。更要专心贯注于上主,胜于注意你自己的可怜。要切记在心:在谦逊上真正成全的人,不论在精神或物质上,一点都不会匮乏。上主是他们的,上主乃是万有。这本书要指证:谁拥有上主,此生什么都不缺乏。




廿四、爱德本身是什么?静观微妙完满地内涵着爱德
 

  我们已看到:成全的谦逊是纯朴地、对上主一往情深的静观之爱的完整部分(译注)。这是单纯地全心向慕上主,不断向那「不知之云」撞击着,把一切思念留在「坐忘之云」底下。正如静观之爱滋养成全的谦逊,静观事实上也培育善,尤其培育爱德。因为真有爱德的人,只为上主自身而爱上主,胜过所有的受造之物;他爱兄弟姊妹是因上主的命令。在静观工作中,爱上主超过一切受造物,只因上主本身的可爱而爱祂。原来静观的核心工作,是赤诚的,只为上主自身而向慕上主。

  我用「赤诚向慕」一词,指的是完全不寻求自己的利益。因为做好这项工作的人,不追寻自身的利益,或企图免除痛苦,一心一意只愿望着唯一上主。他陶醉于他所爱的上主,专心致志地关心祂的旨意承行于世上,以致他不理会、也不在乎自身的舒服或忧苦。这就是静观上作真实地、成全地爱上主,而且是为上主而爱上主的理由。原来一个真正度静观生活的人,不允许别的受造物分去他爱上主的爱。

  此外,度静观生活时,爱德附属的第二命令——爱邻人,也满全了。静观的后果证实这一点,虽然在进行静观祈祷的当时,精炼的静观者对任何个别的人都不表示特别关注,不论是同道兄弟或其他人士,朋友或敌人。由他看来,没有一人是外人,因为他把每人都看成兄弟。没有一人是敌人,人人都是朋友。连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磨难他、得罪他的人,他也爱他像最好的朋友一样;替他们企望一切美善,一如为他最好朋友企望着一样。

  译注:真诚的爱主之情,必含有谦逊。


廿五、不把注意的焦点放在任何个别的人物上
 

  在静观祈祷时,成全的静观者,不把注意的焦点放在任何个别的人物上

  我已说过:真的静观者,在进行静观时,他的思念不停留在任何个别的人物,不论是朋友、仇敌,外人或是家人,因为谁愿在这项工作上到达成全,就必须忘掉上主以外的一切。

  虽说如此,因着做静观,他在行善和爱人的事上大有进步,所以他同别人说话或一起祈祷时,别人——不管是友是敌、是外人抑是家人,都会同样感到他的热爱。如有所特别,他对仇人的态度大概会比对朋友更好些。(这并不说他完全放下静观——因为如此做不能没有大过——但有时爱德可以要求他从静观的高岗上走下来,为同道伙伴做些别的事。)

  不过,在静观工作上,他不分辨友与敌,兄弟姊妹与外人。我不说他对几个特别亲近的人,不会感觉自动自发的感情。当然,他仍会经常感觉到的,因着只有爱情自己知道的许多理由,这种情况是自然的、正常的;你可记得耶稣自己对若望、玛利亚、伯多禄怀有特别的爱情。我要强调的是:在静观工作中,任何人都被看作同样可爱,因为唯有上主激动他去爱。他宁静地爱所有的人,赤忱地为上主而爱。他爱他们,一如他爱自身一样。

  所有的人都受亚当之罪的累赘,可是任何有蒙救愿望的人,都将因基督赎罪的死亡而获救。深深献身于静观生活的人,分担着基督的救世苦难,虽然不完全像基督所做的那样,却是和基督相似的方式。因为在真正的静观中,按属灵的意义而言,人和上主合而为一,也尽其所能吸引别人达到成全的静观。整个的你分担着全身各肢体的痛苦或同享舒适,因为全身是一个整体。按属灵意义说,所有基督徒是基督同一身体的肢体。祂是头,在圣宠中生活的我们是祂的肢体。祂在十字架上为祂的身体——教会——牺牲了自己。谁愿成全地跟随基督,也该甘愿尽心竭力为人类大家庭中的兄弟姊妹,做属灵的圣爱工作。我重复说:他不仅该为朋友、家人及最亲近的人,也该因着博爱,为整个人类得救而工作,因为基督是为救所有悔罪及寻求上主仁慈的众人而死。

  现在你看清了,静观的爱是如何的精微彻底,它完美地涵有谦逊和爱德。因这同样理由,在同一方式下,它也完美地涵有其它的德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0
发表于 2013-3-29 16: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尹先生(佐罗兄弟)提供资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朝圣者客栈

GMT+8, 2025-4-3 14:55 , Processed in 0.0380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