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者客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美赫巴巴
查看: 3580|回复: 0

多马福音 — 乐园中的五棵树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0
发表于 2008-12-7 23: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稀记得论坛以前好像讨论过五棵树。今天看到了,转载在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0
发表于 2008-12-7 23: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马福音 — 乐园中的五棵树
《经文 — 多马福音 THE GOSPEL OF THOMAS (19), 在世行者译》

耶稣说:「尚未转生成人的蒙福了。
若果你愿意跟追随我和我所说的,
石头也要听命于你。
在乐园中你有着五棵树,
它们夏天时不动摇,
冬天时不会落叶,
凡认识这五棵树的必不会尝到死亡。」


----------------------------------------------------------------------------------------

《在世行者言》
耶稣在《多马福音》提及难解之「乐园中的五棵树」,以此为不尝死亡的奥义所在。树在古犹太为「神的形像」之象征,基于「树」(Eiz) 的希伯来字母总值和「形像」 (Tzelem) 同为 160,树木等同为人之说亦可见于《申命记》 20:19 中。另一希伯来文「树」 (Asherah,众数为 Asherim)则同为古犹太女神阿舍拉的名字,在列祖时代人们皆会在此象征阿舍拉之树下进行祭祀《创 18:8》,直至公元前六世纪约西亚王申命改革时方始禁止此远古传统并列明在《申命记》 16:21 中。

在耶稣原属的犹太支派「拿赛派」(Naassene) 中教导着在太初五王按序自生之说,此五王为「众王之王」、「权能之主」、「生命之睿智」 (Manda d-Hiia) 、「真理之形像」 (Dmut-Kusta) 及「河水分流者」。始于第三世纪横跨亚洲的摩尼教为拿赛派和基督教的伸延,他们的创世观中亦提及太初之光衍生五道光之说,又作「五棵光明之树」,分别是「念觉」 (Hauna) 、「思想」 (Mad'a) 、「直觉」 (Re'yana) 、「睿智」 (Mahshabhetha) 和「智慧」 (Tar'itha) ,对应着气、风、光、水和火五元素。

在众多早期基督教经典中就只有《媲斯谛苏菲亚》多次提及「五棵树」,并以「五睪丸」 (Parastatai) 交替使用,有着共同生殖万有之意,书中指五位古犹太重要人物包括「义阿奥」 (Iao) 、右边龛幔的守护者天上阿当「扫拉扫」 (Zarazaz) 、天上大祭司「麦基洗德」及天上人子「撒宝特」 (Sabaoth) 均自不同之树而出,可见五棵树角色上的差别:

实在的义阿奥是光之监察者,
祂是自第一树之无瑕光而出者;
另外右边龛幔的守护者自第二树而出;
两位引导者自第三及第四宝光树之无瑕及全然净化的光而出;
麦基洗德亦自第五树而出;
另外我称祂为父的至善撒宝特则自光之监察者义阿奥而出。


《拿戈玛第古本》中被认为是《约翰褔音》续篇的《约翰秘传之书》则就此太初五元有着清晰的描绘,书中记载了在太初芭碧罗 (Barbelo) 自不可见的至高者之形像衍生后,她请求至高者同时造出另外的四位阴阳并存的次元者,加上芭碧罗自己而成为「父之五次元者」,「芭碧罗」 一字正正就是指此四者自她而出之意(Barbelo = B'arba Eloah ,四联之神),《约翰秘传之书》节录如下:

芭碧罗恳请那不可见和童贞的灵赐予她「先觉」 (Prognosis) ,
灵就应允了。当祂应允后,
「先觉」就应运而生,与「首意念」 (Protennoia) 并驾齐驱。
它源于那不可见的和童贞的灵之「首意念」。
它将荣归予那灵和祂完美的大能 — 芭碧罗,
全赖芭碧罗它才得以存在。

芭碧罗再恳请赐予她「不朽」 (Aphtharsia) ,灵就应允了。
当祂应允后,「不朽」就应运而生,与「先觉」并驾齐驱。
它将荣归予那不可见的一位和芭碧罗,
全赖芭碧罗它们才得以存在。

芭碧罗再恳请赐予她「永生」 (Aionia Zoe) ,不可见的灵就应允了。
当祂应允后,「永生」就应运而生,
它们伴着并将荣归予那不可见的灵和芭碧罗,
全赖芭碧罗它们才得以存在。

芭碧罗再恳请赐予她「真理」 (Ennoia) ,不可见的灵就应允了。
当祂应允后,「真理」就应运而生,
它们伴着并将荣归予那不可见和超卓的灵和祂的芭碧罗,
全赖芭碧罗它们才得以存在。

这是父之五次元者,就是那首生之人,
那不可见的灵之形像 — 「首意念」,即芭碧罗、
「先觉」、「不朽」、「永生」和「真理」。
这是阴阳并存的五次元者,即父之次元者十众。


-----------------------------------------------------------------------------------------

同自《拿戈玛第古本》的《埃及人福音》 之开端描述了宇宙至高不可知的寂静之父先衍生出「父」、「母」 和「子」三道能力,继而在祂们的怀中衍生出阳性童贞「约尔」 (Youel) 和子之子「厄瑟腓克」 (Esephech)另外两道能力,集成了寂静之父的「五封印」。

《拿戈玛第古本》一系列启示文学称此自寂静不可知者而来的「父」、「母」 和「子」三道能力为芭碧罗的三形态,名为「卡力图斯」 (Kalyptos,意为「隐匿者」) 、「普图分斯」 (Protophanes,意为「首现者」) 和「奥图金斯」 (Autogenes,意为「自生者」)。在《唆斯特亚诺斯》一文中加入了《埃及人福音》的阳性童贞「约尔」和子之子「厄瑟腓克」成了天上五重洗礼之能力,好让唆斯特亚诺斯得以顺利上升得见寂静不可知者。



如此睿智派的芭碧罗五元说一直保存在犹太秘学之中。永恒之光、万有之源「无量」 (Ein Sof) 为要创造万有,祂就在其永恒内豁出空间成为有限的空虚混沌, 永恒之光就在空虚混沌中按着自己的形像去创造万有一体的生命树,构成生命树的五个境界分别是「阿当卡蒙」 (Adam Kadmon) 、「阿知律」 (Atzilut) 、「卑立阿」 (Beriah) 、「耶知剌」 (Yetzirah) 和「阿施亚」 (Asiyah) , 衍生自《以赛亚书》 43:7 中「所有称为『我名下的』 (Bishemi) ,是『我的荣耀』 (kebodi) 『创造的』 (Berati),『所做成的』 (Yezareti),『所造作的』 (Esiti) 」五者,《光辉之书》称它们为创世之先就已「举起救赎的杯」《诗篇》116:13 的五根手指 :


「阿当卡蒙」 — 意为「相像之形」 ,是永恒之光的首意念和祂的形像,生命树「荣冕轮」 (Keter) ,「伟容」 (Arikh) 之显,对应五灵论中的「神觉」 (Yechidah) 、元素灵和四字神名  (Y-H-V-H :泛指耶和华)之冠冕。

「阿知律界」 — 意为「接近」,流溢之境界,生命树「智慧轮」 (Chochma) ,「父」 (Abba) 之相自显,对应五灵论中的「灵觉」 (Chiyah) 、元素火和四字神名里的 Yud ;

「卑立阿界」 — 意为「在外」,创造之境界,生命树「悟觉轮」 (Binah) ,「母」 (Imma) 之相自显,六翼天使撒拉弗 (Seraphim) 所在处,对应五灵论中的「灵」 (Neshamah) 、元素水和四字神名里的第二字 Hei ;

「耶知剌界」 — 意为「次元」,形上之境界,生命树「恩慈轮」 (Chesed) 至「奠基轮」 (Yesod) ,「细貌」(Zeir Anpin,又作子) 之相自显,基路伯四活物 (Chaiot ha Kadesh) 所在处,对应五灵论中的「魂」 (Ruach) 、元素风和四字神名里的 Vav ;

「阿施亚界」 — 意为「行为」,诸行之境界,生命树「国度轮」 (Malchut) ,「女儿」 (Nukvah) 之相自显,驭驾之轮 (Ofanim) 所在处,对应五灵论中的「魄」 (Nefesh) 、元素土和四字神名里的末 Hei 。

总括上述各种太初五元说可见,「五棵树」为创世流溢之序,亦为至高一源的完全形像。认识此「五棵树」亦即得着「五封印之洗礼」,籍此得以让灵魂穿越流溢层上升直达至善的太初一源所在与之结合,重拾太初真我 — 阿当卡蒙,这就是耶稣在上文《多马福音》所指的「尚未转生成人的」状态,达至不尝死亡的真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朝圣者客栈

GMT+8, 2025-4-2 14:03 , Processed in 0.0347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