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者客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美赫巴巴
楼主: 田心

《与唤醒者交谈》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13 22: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么?这些对谈太引人入胜了,太奇妙了,太有启发性了!  期盼看到全部及所有交谈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

帖子

33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2: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很多。你们喜欢我很高兴,我想保也会很高兴的。来段“轻松”的:

什么都不为

有一次我听见您说:
“你信任我时,我在你内里醒来。
你静下来时,我通过你讲话。
你呼叫我时,我来到你面前。
你越是依赖我,我越是同你共生活。”

因此我问您,“我怎么去感受和您的这种亲近呢?这是我的问题。”
你笑答,“也许这是每一个人的问题。”

“达到我的途径有无数,
一个独特于一个,
每一个都拥有独特的快乐,
在我的无限里没有两个是类同的。
我在每一刻都提供着帮助,
但它往往不被注意到。

我同你走路,你却发现不了我;
我同你谈话,你却听不见我;
我在观看你,你却看不见我;
我一直与你同在,你却感受不到我。

不是我在躲避你,
而是你遮盖着自己。
你要我提供一条线索——
秘密就在你的身体里。”

“在我的身体里!”我叫道。“这怎么可能呢?”

“听着:
你身体的目的本身
乃是提醒你注意我的在。
你的头脑和心灵通过身体起作用。
一切的外部活动皆指向
内在的旅程。
对欲望对象的渴求
是为了喂养内在的需要;
中心在内里。
连接身体、头脑和心灵的
乃是呼吸。

缓慢、轻柔、有节奏的呼吸,
热情、友爱、鼓舞的赞扬,
一切皆在沉默里,通过念头和行动,
神圣的播种与浇灌。”

我被深深地打动,向您祈祷:
“啊至古者!让您的名
从内在的呼吸中升起,
愿您的恩典永远引领我
自愿而愉快地接受
我生命的每一刻
都是您恩赐的礼物。”

您表情愉快,微笑说,“只要记住这个简单的‘不为什么之歌’:

“起床时,
不为什么想想我。
睡觉时,
不为什么想想我。

离家时,用一刻,
不为什么想想我。
回家时,只用一刻,
不为什么想想我。

早餐前,
不为什么想想我。
晚饭后,
不为什么想想我。

不为什么想想我,
将缓解你的压力与紧张。
不为什么想想我,
将给你的心灵重新注入勇气和快乐。
不为什么想想我,
将让你的思想和行动充满活泼天乐。
我将成为你的生活交响乐的指挥。

最初想想我,
最后想想我,
我将照管中间的。

你不为什么想我时,
就不会从我这儿期待什么。
这将帮你准备好
接受我对每一刻的真正回应,
你将捕获
我对你所做游戏的精神。

在这个‘什么都不是’里,你可能会发现
你所需要的一切的种子。
难道这个不简单?”

“也许太简单了!”我说。
“我对你解释人生奥妙时,你抱怨说,‘太深奥了;超过了我的理解!’现在我给你指出简单的路,你又说太简单了!”

您给我一个亲密的、令人安心的一瞥:
“信任我:别紧张,别焦虑。
继续走,快乐地忆念我。”

译自《与唤醒者的更多交谈》(More Conversations With The Awakener by Bal Natu,19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14 18: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s:15] 太美妙了! [s: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

帖子

33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5 07: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格,个体性,实在
Personality, Individuality, Reality

“我可以给您讲个故事吗?”

“好啊!我将很乐意听故事,而不是回答问题!”你的面容露出狡黠的微笑。

“嗯,问题可能会在后头。”我小心提醒。

“不管怎样,这是个好的改换,我喜欢故事。”

我鼓足才智,清清嗓子,开始讲述:

“从前有一个小丑。他很有名气,因为人们看他演出时,会忘记自己的烦恼,感到心情轻松。人人都赞扬小丑能够引发的大笑的疗愈能力,他演出时总是场场爆满。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丑自己越来越陷入个人的绝望,因为他无法面对生活的挑战。

最后,实在无计可施,他便隐瞒身份去拜访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仔细听完他的问题后,心理学家说,‘我大力推荐你去看看著名丑角的演出,他目前就在本镇上。’

‘但我就是那个丑角!’患者叫道。

虽然心理学家谙熟每一种的人类怪癖,但这个意想不到的事情让他震惊得晕倒在椅子上。这位专家曾帮助很多人恢复创伤,但这个直率的回答却压倒了他。

小丑拿起一瓶嗅盐,帮助心理学专家复苏。怎样的喜悲剧啊!小丑不住地轻声说,‘先生,我没事儿。请别担心我。清醒清醒。您在自己的咨询室里。’

心理学家不久恢复神智,小丑离开了诊所。走出门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从另一个源头需求其问题的答案,比心理学更深的源头。”

“据我所知,”我最后说,“故事到此结束。我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我望着您,看你任何反应。

您表情严肃地说,“心灵的创伤不是头脑的科学能完全愈合的。”

我一边深思,一边盯着您说,“生活是如此地讽刺,如此的一个揶揄玩笑!它让我想知道,我该怎样调整我自己的人格,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所有奇怪情形呢?坦白地讲,我连‘人格’实际上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怎样有效地塑造它。”

您带着同情的温和回答,“首先问问你自己是否准备好走出你禁锢住自身的身份。”

“是的,我希望自由,但我不知道怎么做。”

“当你百分之百愿意时,我将帮助你。”

“恐怕那对我要求过高了,”我答道。“我们能否从百分之一开始?”

您微笑道,“好吧。但在这个百分之一中,你应该百分之百地真诚。”

“相信我,就我所知,我是的。”

“你想知道这个‘人格’是什么。”

“是的!”我迫切地说。

“但你意识到这是个多么深奥与微妙的问题吗?”

“不真正知道。但今天,跟您交谈时,这个我听过很多次的字眼蹦进我的脑子里。”

“那就注意听我说吧。但我不肯定你能听懂多少!”

“无论怎样,听您说话总是帮助我的心灵触及某些不可理解的东西。”

您面带慈祥、温和的威仪,说道:

“每一个个体都是大灵(Spirit)的一个火花,只在表面上有别。这种分别仅仅是表层的——不是真实的;但这些分别和划分在数目上却是无限的。出于愚昧,每一个人,虽然他实质上是大灵的一个火花,却坚持分别性,这便成为人格。每一个个体火花,在证悟与大灵的一体性的路途上,都发展出众多的特征和品行,这些被视作那个具体人格的特点。

因此,大灵的火花非但不去证悟其真正的个体性(Individuality),反而受驱使去发展它尚不具备的人格特征。就这样,人格不断地被改进,或无意中变畸形。”

“有道理,”我插口道,虽然已经思绪混乱,“这似乎是个令人惊讶地深奥的话题。“

您几乎没理睬我的评价,继续说,““最终,出于厌腻——这很罕见;或者出于焦虑——这更常见;一个人希望冲破人格的牢狱。与人格的认同弱化时,门就有打开的可能,通向渴望证悟自己真正个体性的道路。”

“因此,似乎我有必要努力改变我的人格,”我大胆地说。“但该怎样做呢?”

您眼睛充满慈爱的悲悯,答道,“重要的是,在形成所谓的‘新人格’的同时,你应该乐意拆除早先的人格结构,及其喜恶——如果必要的话。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真正的勇气,因为人的一个自然倾向是,仅仅满足于让你印象深且感到满意的小改变,但是这些会阻碍着自发性的内在流动,而带领你达到真正个体性的正是这种自发性。”

您探询地看我一眼,似乎在看我领悟了多少。您接着说,“当你塑造与雕琢某个人格构造时,无论它对别人多有吸引力或魅力,你必须准备好推倒它,甚至砸碎它。在这些废墟之下是你的真正个体性。

成为(becoming)之概念关系到人格;存在(being)之概念关系到个体性。一个人可能对自己的人格感到不满,并且试图改变它,成为其它某个东西;人们把这称作“成长”(growth)。

实际上,既没有“存在”也没有“成为”。第一个、表面的、无时间的成为乃是‘水滴’在我——海洋——中的形成。因此,水滴与海洋为一体,直到暂时的泡沫形成。这个泡沫继续变化下去,在人体中它被称作‘人格’。

该泡沫制造了分别的表象。它乃是似乎有实质的‘乌有’。因此,第一个‘成为’乃是泡沫在水滴上的形成。最后的‘成为’乃是意识到实在之海洋的海洋性。泡沫的一切无数的、中介的状态由人格的成为构成,它掩盖了水滴作为海洋的真性。”

您焕发着平静和威仪,总结说,

“问题是你想成就什么
还是渴望变成乌有;
在虚假之海洋里大大踢蹬一番,
还是深入海底、不被人看见和赞誉,
去找到个体性的珍珠。”

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您的容颜。即使在我迷惑不解中,您的深刻、奇妙话语就像一道光照入我的心灵。

虽然我难以理解,但您还是耐心解释;爱战胜了区别。您继续说,“人格就像个笼子;个体性就像笼中鸟。无论笼子的造型大小或建造材料改变多少次,笼子依旧是鸟的牢狱。不过,这些种类的改变并非没有目的。要在我的广阔无限中翱翔的渴望,会提高一个人的认知力,深化心灵的接收力。

最终,笼子的越来越多的棒条,因为一次次被弯曲,而开始断裂。那一刻会到来,这时个体将放弃改造人格的努力,而是臣服于我的意愿。这引向从人格到真正的个体性的最终蜕变。在这个状态,泡沫全部消失,水滴融入海洋——我的实在。”

“恐怕这对我太深奥难解了!”我喘气说。“我感觉像被淹没一般。”

您笑了。“我们就回到表面上吧。让我们回到你故事里的小丑那里。他正在一个重要领悟的边缘:演戏,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舞台上,即穿戴上他人的衣裳和面具。这类的技术可能会娱乐吸引或减轻一些观众的压力。但是这种表演能够愈合一颗觉醒心灵的创伤和痛苦吗?”

您慈悲地看我一眼,问,“你还要穿多久借来的衣服?难道那不是以你的人格变畸形为代价,去欺骗别人吗?要学会脱去这些借来的服饰,不管它们多么鲜艳美丽。丢弃它们,嘲笑你自己的愚蠢——如此长久地抓着他们不放。这将带你进入并且加快找到真正个体性的旅程。

这样,改进人格的过程持续到人格转化为真正的个体性,自如地显现我的实在的意愿。”

我被深深地吸引,闭上眼睛,试图触摸渗入我的东西:人格,个体性,实在;人格,变化的泡沫;个体性,持久的“水滴”;实在,永恒的海洋。

我陷入沉思,直到我感到您拍我的肩膀。

“清醒过来,”您说。“告诉我,那个小丑和心理学家后来怎样了。”

“我想他们正走在路上,在某处,某时遇见您的路上!”

您显然很高兴。“对!有一天他们一定会的!”

译自《与唤醒者的更多交谈》(More Conversations With The Awakener by Bal Natu,19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15 13: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s:15]
笑得我直流眼泪,笑到肚子疼、笑到岔气,我一边像小鸡似的咯咯笑一边在想巴巴看了弗雷德.麦克默里(Fred MacMurray)主演的《心不在焉的教授》(The Absent-minded Professor)后,说他非常喜欢,笑得疼痛。可那是至爱看的最后一场电影。

接下来我就开始一边不停地点头一边不停地说是、是… 恩、恩… 是的、是的……
现在我在录入这些文字的同时,突然想到2年前我就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还用心理学的角度检验自己心智是否正常,结论为----是不趋不避是超越是升华,当我把能量全部投入我向往的光明,虚假的自我会慢慢因得不到注意和滋养而萎缩,最终在神爱的恩典中去伪存真—真我恢复了本来面目!

巴巴太慈悲也太务实了,他一再强调让我们进入爱之快道,就是在用他的神爱巧妙的把我们从头脑(问题)的纠缠中诱捕进他的神爱里,当然如果我们不能很顺从的享受他的爱之蜜,那就去做我们自认为很享受的事吧!但要在享受时想着他—最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诚实!
[s: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

帖子

33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5 16: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喜悦。亲爱的纱丽妹妹 [s:15]

惟有您是我的

我情绪一点也不高。一些乌云开始烦扰我,因为我开始不相信我迄今为止最相信的东西。其他人对我与您的关系的怀疑评论,把我引入这个状态,虽然我一再告诉自己别理它们。头脑可轻易地被人们对生活的观点的巨大差异所压倒,我也证明对此无免疫力。

沉浸于焦虑中的我,听见门铃响。我心情上七八下地走过去,打开门时,却看见你站在那儿,您的脸充满焦急的关心。您看上去好像是匆忙而来。

看见您面色担忧,这对我是完全新鲜的事情。但您眼中的爱立刻给了我一种安全感。我感觉像个孩子,在狂欢节的喧嚣中丢失了母亲,突然又抓到她的衣边那样。

我们坐下后,典型的荣光又回到您的脸庞,而我的心却再一次陷入混乱和怀疑之海。

您用温暖、慈爱的声音问询,“你怎么看上去这么担心忧愁?”

“因为一颗受伤的心!”

“是什么伤你如此之深?”

“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威胁着我和您的关系的整个基础。”

“是啊,从你的表情和话语里我可以看出是很严重的事情。为何不同我分享一下?”

于是我向你打开心扉。“有人说我写的关于您的访问全是想象。”

“他们这么说有什么不对吗?”您温和地问。“他们不能自由地表达观点吗?为什么这个会影响你?”
“那您是说他们所说的话是真的?”

您理所当然地回答,“在某种意义上,是。”

您的答复震惊了我;我只能瞠目结舌望着您。

您继续说道,“但在同时,你决不能忘记,其他人所说的什么也是他们个人的想象世界的产物。他们的看法反映了他们与我——内在的自有自存中心——之间关系的多样性。所以,你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路。最终,每一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路,而不是过于被他人的好坏所影响。当你决定寻找并跟随对你独特的道路时,我对你的帮助会越来越可及。”

“您所说的话我能听明白一点点,但有些人真诚地认为我的体验只是一颗软弱头脑的胡思乱想。”

您带着轻轻的责备对我微笑一下。“但你还告诉过我,对很多人来说,我们的谈话充满快乐和意义!

在虚幻想象领域中的每一个真理,都有一个相反的真理,后者显得同样真实与有效。这归因于遍及一切的幻相的固有品质。幻相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地寻求真理。因此,每一个观点或看法,如果是诚实的,都是有效的,因为它代表了那个人对真理的寻求。因此一个人应该保持开放,否则他就可能会变得教条和以自我为中心,嘲笑别人,伤别人的心。在通向我的旅程中,有着重新评估个人观点的持续需要。”

“似乎我不应对这些打击那么敏感,而应把它们视为机会,来强化我对您的信任。”我插嘴说。

“对了!”您看上去很高兴。“我不希望拿去任何人的不接受我的自由。如果这种不接受是诚实和强烈的,它甚至有更大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多地感受我的在。因此你不应让他人的话影响你。对于我,既没有赶紧也没有延缓。每个人都会在适当的时间找到我。”

您传递了如此多的深奥东西,以至让我喘不过气!我思索了几分钟后试探着说,“所以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人来说,要想舍掉想象的面纱而更接近您——实在,最简单的途径是想念您?”

仁慈的温柔充满您的脸,您回答说:“我的形体是幻相的最纯洁、完美方面,因为它与实在直接连接着。虽然,终极上说,我的形体也不是真实的,但它却是把任何人从幻相领域中解放出来的主要工具。打个比方,可把我的形体比作一根尖刺,用它挑出其它的深嵌于头脑和心灵的刺时,它会具有神奇的疗愈性质。当所有的那些刺都去除后,这个仁慈的疗愈尖刺,我的形体,便神秘地消失,这是一个人会完全融入我的无形存在里。

所以说,丝毫不要受别人的评论所影响,毫无疑问地跟随你在心灵中听见的我的话。我的名的声音会把一个人带入实在的真正沉默里,那里遍及着我的在。对我的忆念将指导你,并且带领你到达实在之寓所,我就是从那里来访问你的。”

您优雅地挥了挥手,继续说,“在幻相里存在着轮中之轮,但转动它们的却是‘主轮’。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移动。有些人密切地相互连接着,而只有我的在——它渗透了神圣想象界——才能触及一切。听到发自任何心灵的呼叫,我都会采用形体,来引导那个人到我的寓所,它超越了想象。因此我对任何人的访问都是具体个人性的,但同时对其他人也可以有意义。我是无上的梦者,出现在你梦里,来唤醒你进入我的实在。”

我的成见已经散去,我准备好专心听讲。神圣的权威照亮您的脸,您接着说,“我是唯一的实在,是永恒不变的、永远更新的大灵。造物界——我的影子——来自于我。它是我的游戏场。因此我的实在海洋在一切万物里,在每一个水滴里,但它被幻相之海洋所覆盖。造物界的每一个‘水滴自我’都必须找到其真正的中心,并且意识到实在,我的存在。这乃是幻相游戏场里我的游戏的目的。”

虽然您的言语让我迷惑,但它们却传递了一种亲密感,我戏言道,“您还可能有比此更深奥的吗?”

“也许不会。”您笑道。

您的笑给了我勇气。我又说,“我可以问您为什么要开始这个游戏呢?这个在幻相里无限进行的游戏?”

“你只有体验了实在之后,才会知道为什么。但你将不能把它解释给其他任何人。”您顽皮地笑着。“假若当时你在场当顾问的话,也许我会撤回造物界的。”

您随之笑容满面。

我惊奇于您从最高的神圣峰巅下降,以如此的嬉戏幽默,来回应我的愚蠢问题。

您亲切地看着我问,“你可满足了?你的心灵确信我对你的访问是真实的了?”

我感到泪水涌进眼眶,哽咽着答,“是的。对不起,乌云和疑虑一时遮蔽了我对您的信任。”

“现在天空晴朗了?”

“哦,当然。”

“那么我的任务完成了。”

“最为成功地!”

我想对您表达最深切的感激,但就在那一瞬间,您离开了。您从来不等到听见谢谢二字;如此的慷慨!

您的话给我的摇摆精神注入了活力和平静,其光亮几乎让我目盲。不过,您的光明有几缕投射到我生命的画布上,感动着我的心:

我完全是您的,
唯有您是我的。

译自《与唤醒者的更多交谈》(More Conversations With The Awakener by Bal Natu,19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15 19: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s:15]

我完全是您的,
唯有您是我的。

除了神没有别人,
除了爱没有别的。



[s: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15 20: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爱的巴巴。全知的巴巴。
句句针对我。全在对我说。给我信心。给我内在的力量。
我就是故事里的小丑。其实还不如小丑。他还能给观众某种欢乐。而我不能。我给别人常是陌生。给自己则是痛苦和绝望。我早就到了需拜访心理学家的程度,但内心又认为他们解决不了我的问题。
我一直挣扎在路上。某处某时遇见您的路上。。。。。
现在巴巴在对我说!!!


也许这只是理性上的一点点认识。仅是不到百分之一的开始。
但我会记住您的话---信任我。别紧张,别焦虑。继续走。快乐地忆念我。
即简单又深奥。

也感谢田心的一段又一段。你不知道对我是多末及时与需要。
[s:15]  [s: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16 07: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巴巴的这些话语,我觉得他越来越亲切,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象一个相识已久的老朋友,原来,他不是别人,就是那个真实的自己!他的话,我也在我的内里听到过。内里的那个他无形无相,而巴巴是从我们每个人的内里跳出来的真正的、共同的自己!是神之化身!感谢神以无限的仁慈,降临世间,以声以相示以我们,让我们有话可依,有相可念!AUM! [s: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16 19: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我再次感谢田心与我分享巴巴的爱。

看到巴巴的这些话语,我觉得他越来越亲切,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象一个相识已久的老朋友,。。。。
说的好。 [s:13]  [s:13]  [s: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朝圣者客栈

GMT+8, 2025-5-9 21:19 , Processed in 0.0371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