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者客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美赫巴巴
楼主: 田心

《语录》摘选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1 21: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omom,只有欲望与贪恋假装的“爱”,爱就是爱,不存在终极的爱。除非你压根误解爱,才会盼望“终极”爱。
“爱”有对象,所以“爱”只能是道途的“描述”,终极本身超越爱或不爱。
“体验爱”与内观无关,你可以修慈心观,体验“去爱”,那是修止,不是内观。
假如你的“体验爱”是指“体验到被爱”,那还不如慈心观,只算欲界觉受!
你说“要客观”,我欣赏这态度,所以希望你自己先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别乱讲你不懂的东西。
佛法没有全观这玩意,那是创巴仁波切对某练习的临时描述。不要把各种干净食物以不可能的方式搅和在脏盘子里。
再有:
1、“普贤”不是“古佛”,是后期佛法对“本净佛性”的人格象征!它属于第四时,而“古”属于过去。
2、文殊挥剑斩佛是禅境,不是真有个文殊去斩佛!你对禅宗的理解很成问题。
3、OSHO是勇敢型,不是智慧型,所以他经常勇敢地乱讲很多方法的原理。
4、克里希那穆体一点都不逻辑,他从没逻辑地阐述过修行这件事。
5、布袋弥勒是菩萨化身,不是佛。
6、“根本不开悟的奥鲁宾多”是OSHO说的,你先把OSHO的判断当作准则在内心发酵后,再发笑,那是你的笑话。但其实你也没笑,可能还有点不高兴呢。奥鲁宾多为什么就一定不能比克里希那穆体高“一层楼”呢。
7、“你估计美尔巴巴说特里撒嬷嬷是第六层面”纯粹是很没创意的估计,而且毫无依据,属于没话找话。

我喜欢你的质疑精神,你列举巴巴说错话或判断失误的情况可以讨论,但不要引入不相关的概念。你的“成道”定义太模糊,一方面沿用OSHO,无法否定OSHO判断巴巴成道。另一方面又无法接受巴巴对他人的评判,所以把这些矛盾粗暴地拼在“体验爱”里——这一切都是心思的活动,而且是引用错误的心思。

嘉童抚月,您的态度太“专制”,这会毁了巴巴。发动圣战的都是一神论,因为强调“独一权威”的人类很难不被“权威感”腐化。假如你能反驳OMOM的疑问,就直接回答。假如不能,说明你也有无知,既然无知,你又凭什么判断巴巴是“完美”呢?一定是基于你的体验,所以“体验”就是你的依据。只要你是人,就是“证据”取向的,所以你无权否定别人对证据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3 14: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身靠倒于美尔巴巴是很好的,是一条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4 20: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OMOM,我很好奇,为什么说创巴是“不争气的”? [s: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6 09: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3楼小新2007-01-24 20:20发表的“”:
OMOM,我很好奇,为什么说创巴是“不争气的”? [s:3]

一个酗酒成瘾的人,你说争气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6 18: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楼vimaiakirti2007-01-21 21:32发表的“”:
omom,只有欲望与贪恋假装的“爱”,爱就是爱,不存在终极的爱。除非你压根误解爱,才会盼望“终极”爱。
“爱”有对象,所以“爱”只能是道途的“描述”,终极本身超越爱或不爱。
“体验爱”与内观无关,你可以修慈心观,体验“去爱”,那是修止,不是内观。
假如你的“体验爱”是指“体验到被爱”,那还不如慈心观,只算欲界觉受!
你说“要客观”,我欣赏这态度,所以希望你自己先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别乱讲你不懂的东西。
.......
哈哈哈哈,每次在各个坛子里读到你老兄的东西总象是吃了一道口感小爽的调味菜!
无论如何,精思和智能总是一件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6 18: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成道呢?什么又是成道者呢?······
记得十二年前——
我的师祖当着我师父(我的诸师之一)和众人的面,为了停止当场一些饱学之士关于那段“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辩论,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袈裟从大殿的柱子中一挥而过,又从我师父身体上一挥而过。
然后他说,“我确实还不完全了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但如果做不到我这一点事情的人肯定是更无法了解的。”

这个宇宙毕竟是物理的,生命更是一个最精致的物理现象。

至少,美赫巴巴确实是一位实修深湛的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6 22: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OMOM,你是怎么知道创巴是个“酗酒成瘾”的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

帖子

33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5: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3楼omom2007-01-20 10:55发表的“”:
田心:美赫巴巴是一位直觉行动型的导师,他的禁语,他对许多其他事的感知,他宣称他是阿瓦塔,等等,都是出自于他的上帝意识的直接反映,他是普贤的行动方面的一个化身,(完整普贤的化身过于完美,这个世界承受不了),所以他主要是‘行动‘方面的化身,(慈悲还是其次),所以他会对那些完全专注于’专一行动‘,不顾风雨,甚至完全抛弃智慧判断的马思特特别有缘。普贤据说是一位古佛,所以他会说他是阿瓦塔-至古者。不要问我要证据,知道的人自然会知道。

其他成道者也拥有上帝意识,但他们也许是智慧型的,所以成为智者。逻辑型的成为思想型的导师,或慈悲型的如巴巴简,成为圣母。每一个成道者都依据他们不同的人格趋向,在扮演各自的角色。

即使象耶稣这样说话象诗篇一样的人,也不是智慧型的导师,美尔巴巴当然也不是,不是说他没有智慧,而是说他总体上不属于智慧型,佛陀更趋向于思想型的导师而不是智慧型,文殊和奥修属于智慧型的,智慧型的导师是比较难认出的,因为他们过于智慧,超乎常人的理解,往往不会那么循规蹈矩。文殊曾经挥剑斩佛,在禅宗里传为佳话。克里希哪穆体是逻辑型的导师,还有游戏型的如宋代的布袋弥勒,威猛型的如热罗和莲花生。

另外美尔巴巴说克里希哪穆体属于第五层面,说那个根本不开悟的奥鲁宾多是第六层面。实在是笑话。
我估计美尔巴巴肯定会说那个同样未开悟的特里撒嬷嬷是第六层面,甚至更高。
还有请坦白的告诉我巴巴说拉满那.马哈希是第几层面。不要隐瞒,实话实说就可以了。

要知道并没有什么人是’完人‘,每个成道者都只是神的一个极微小的方面,完美无法在物质世界实现,因为这是物质世界的物理法则决定的,完美是这个物质世界承受不了的。美尔巴巴会说错话,或判断失误也是很正常的。比如那次字谜游戏他就错了11处,在美国车祸时他说这是最后一次,结果后来在印度的车祸更严重,导致他以后走路都困难。所以要客观,客观才是最真实的。

OMOM,上次读完你的帖子已比较晚了,便关机准备第二天回复,没想到第二天电脑却打不开了,一关就是近10天,中间很多时间在路上,把你的问题都忘得差不多了。今天看到这么多有意思的回复,受益不少。看来电脑关得值得。

虽然你的很多说法我不完全明白,也不很认同,但还是很高兴,这说明你一直在试图解释巴巴,想巴巴,这是很难得的。

我对巴巴的理解也很有限,但我直觉感到,对于在意识上超出我们的认识范围的成就者和阿瓦塔,很难用简单的归纳来概说,比如直觉型,行动性的导师或某个方面的化身等。

从阅读中我的理解是,获得上帝意识意味着与无限智慧、能力和喜悦合一,拥有无限意识者在人间的生活皆是无限爱和智慧的示现。巴巴的玛斯特工作,以及他一生的所有其它工作,都体现了这种无私、智慧和慈悲。

巴巴说克里希那穆提达到第五层面,也暗合了我的直觉。从他的教导方面,我感到他提供的方法不是很平衡和完整;从他的修为方面看,也符合巴巴所说的尚未摆脱自我的第五层面行者。

我对奥罗宾多没有很深入的研究,但他的Supermind构架让我想到心界第六层面的真知(gnosis),我们的邻居John读过奥罗宾多的全部著述和印度传统的主要经典,John对他的评价也与巴巴的一致。

关于特蕾莎修女,巴巴没有做过评价。

在《美赫主》里,提到拉玛那·玛哈希是第六层面的圣人。但没有说明这是不是出自美赫巴巴。

但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尚未入道的求索者,上述的划分并不重要。克达到了第五层面,这需要多少世的追求和修行,才能达到啊!每一个真正的热爱真理者,都值得我们的深深敬意,更何况高级的行者克氏和奥罗宾多。对于他们,我只有高山仰止。

关于那次解纵横字谜,我的理解是巴巴弄错7处,是故意的,那是他训练门徒的方法。也许一些背景知识会有所帮助。在巴巴的门徒中,伽尼医生是最有意思和可爱的一个。他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个是极为聪明,巴巴给他的绰号是“大头”。他是普纳苏非团体的领袖,很有学问,谈吐妙趣横生。另一个特点是最怕吃苦,或者说体力方面比较懒惰,以至于不愿洗澡,睡觉不脱鞋。

伽尼跟巴巴一起长大,是巴巴小时候的玩伴。由于这个特殊关系,在与巴巴的关系方面,他是门徒里最自由的。早期巴巴的门徒苦力劳动阶段,伽尼医生写诗说俺本是来求道,不是来抡大锤,并且谱曲自唱。巴巴听了很开心,放他的假,别人劳动,伽尼睡觉。饭食不好,伽尼便写词谱曲,委婉地抱怨,门徒的伙食因此得到改善。新生活期间,伽尼用手杖从身后推自己走路,很是可爱。关于伽尼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解纵横字谜是其中的一个,巴巴通过干预,打消了伽尼的“走捷径”挣钱的念头。大师的方法是深不可测的。有时,换个角度读这些故事,会发现很多美好的启示。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美国的车祸是最后一次,是巴巴安慰美婼的话。为了不让美婼难过,巴巴会做一切。比如美婼一直因舅父伊朗尼上校反对巴巴而不安。后来她问巴巴伊朗尼上校会爱巴巴吗,巴巴说会的(虽然伊朗尼上校一直到去世都反对巴巴)。美婼听后很高兴。很多年后她才意识到巴巴可能是说来世她的舅父将会爱巴巴。

这还让我想到埃瑞奇的父亲,帕帕·杰萨瓦拉。帕帕因女儿美荷露(Mehru)早逝,非常难过。8年后,他的外甥女罗珊生长女美婼(Mehera),帕帕认定她是自己女儿的再生。婴儿睡觉,他就坐在旁边看护,给她弄来很多的玩具。巴巴暗地告诉其他人说,小美婼是他的爱者嘉尔·科拉瓦拉的转世,不是美荷露。但巴巴从来不反驳帕帕,而是让他继续高兴地相信自己的想法,因为他已不久于世了。

神人的慈悲,怎能以我们有限的认识来测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

帖子

33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8: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2楼omom2007-01-23 14:47发表的“”:

在巴巴在的期间和之后,有osho通过觉知而悟道,克氏觉察而悟道,马哈希自我质询而悟道,南传的阿姜曼尊者内观证四果阿罗汉,阿姜摩诃布瓦内观证四果阿罗汉,阿姜放,阿姜查内观悟道,等等.但巴巴身边爱了他一辈子的那些门徒有谁成道了?巴巴的那些马思特里有谁成道了?如果爱之道真的这么有效快捷的话,为什么事实却不是这样?

OMOM,我自己尚未成道(连巴巴语境里的入道都未达到),所以不能根据个人的神性体验来判断谁是否成道。虽然克氏教导的是觉察,但他自身的求道过程却是传统的静心和净化。

巴巴说“阿瓦塔内圈的所有十四个成员都在同一个阿瓦塔时期,即阿瓦塔在地球上显现后的一百年期间,凭借阿瓦塔的恩典成道。”并且说,“在九个外圈的108个成员中,有一个或更多个人在阿瓦塔生前或身后成道,有些成员则在下一生或几次转世后成道。”

我见过巴巴的一些长期的门徒,觉得他们是我遇到的人里‘自我’最少的人。他们中没有人告诉我,谁是否成道了。这在美赫巴巴的跟随者里,是最少谈及的话题,因为他们的关注焦点是爱和服从。埃瑞奇说,“成道时你会得到什么?你只会证得你已经是的。但你是那!你已经是那了,所以你成道时会得到什么——什么都不是(nothing)!所有的魅力都在成道前所进行的游戏里。这时你能够享受你与神之间的表面分离。这就是魅力所在,只要你觉知到这一点,否则那会是一种辛苦不快。你一旦怔悟到你已经是的,游戏便告结束。”当有人问起他有什么遗憾时,他说嫉妒你们——刚刚开始这个神圣的游戏。

据说埃瑞奇本人是第六层面的行者,印度很有成就和名声的圣人都称他为“大哥”。凡是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大写的人。巴巴说他和玛妮还要再出生一次,做至师。巴巴还说美婼今生就会解脱。去年在印度我听到不同的人讲美婼的故事,感到她在去世前已经与巴巴合一。

宝·纳图(Bal Natu)第一次来见,巴巴对身边的阿迪说,他今生会获得莫克提(解脱)。在美拉巴德生活30多年的美国爱者Erico对我说,宝去世时非常美,就像是死亡的最佳广告。我读宝的《对话》,也能直觉感到他与巴巴的深契相应。

据说普利得获得了解脱,罗珊的伯父美赫吉和阿露医生也获得解脱。也许还有其他的,但我只听人说过他们的故事。由于地球上成道的56个人数是固定的,这注定更多的成道是发生在离开肉身的前后。

巴巴说大师能够帮助玛司特脱离迷醉状态,把他们推向更高的层面,以便更迅速地达到灵性完美,并没有说玛司特一定会在此生成道。我想这还要取决于具体的玛司特现已达到的意识层面和灵性准备。比如巴巴的五个最爱之一玛司特穆罕默德,初见巴巴时,穆罕默德处于第三与第四层面之间的“哈拉特”状态,作为巴巴联系的结果,穆罕默德从未进入第四层面,而是跳入第四层面与第五层面之间的一个状态,然后进入第五层面。巴巴说穆罕默德此生将停在第五层面,不再前进。

不知你说的快捷的程度是什么。我的理解是,需要数世的努力,才能进入至师或阿瓦塔的圈子,获得成道的保证。这么大的事件,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30 13: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31楼vimaiakirti2007-01-21 21:32发表的“”:
嘉童抚月,您的态度太“专制”,这会毁了巴巴。发动圣战的都是一神论,因为强调“独一权威”的人类很难不被“权威感”腐化。假如你能反驳OMOM的疑问,就直接回答。假如不能,说明你也有无知,既然无知,你又凭什么判断巴巴是“完美”呢?一定是基于你的体验,所以“体验”就是你的依据。只要你是人,就是“证据”取向的,所以你无权否定别人对证据的要求。quote]

第一,我从来没有寻找到证据以后,才去学习的习惯。

第二,当我以别人喜欢的方式去回复别人的时候,我已经比较尊重对方了。

第三,我喜欢巴巴不是因为判断,而是体验。

第四,你的解释和你的逻辑,实际上是属于头脑的。

第五,谢谢你的点评。


[s:4]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自己的缺点的。你或许不习惯,但是你以后会喜欢别人的无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朝圣者客栈

GMT+8, 2025-4-3 14:12 , Processed in 0.0364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