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者客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美赫巴巴
查看: 3602|回复: 0

[闲谈]博伽梵歌的荣耀与《博伽梵歌》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6-5-23 13: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另这是关于巴巴(奎师那)化身的介绍连接地址。可惜没后面几个的详细介绍,呵呵,只当消遣吧。
http://www.sriradharani.com/radha21-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12: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博伽梵歌的荣耀

进日看到了这篇文章,感受颇多。惊讶如此大的智慧和宝藏竟遍及各处。呵呵,闲来无事,先贴些故事上来,书在最下面。


博伽梵歌的荣耀

(本书取自博伽梵歌多媒体光盘)





  第一章



  帕尔瓦缇有一次对主希瓦说:"我亲爱的丈夫,您知道所有超然的真理。因您的仁慈我已经听过至尊人格首神圣主奎师那的荣耀了。现在请仁慈地告诉我那部由主奎师那亲自讲述的博伽梵歌的荣耀吧,因为我知道通过聆听这些主题人可以增加对祂的奉爱。"



  主希瓦答道:"那位有着黑色雨云般肤色,座驾为鸟中之王嘎茹达,躺在有上千个头的大蛇阿南塔蛇沙身上的主维施努,或奎师那,祂的荣耀没有穷尽,我恒常崇拜祂。"



  接着希瓦描述了主奎师那如何控制一切的同时又保持远离,祂的伟大奉献者如何通过忆念祂的神圣的活动而脱离二元性,从重复生死中解脱臻达祂永恒的国度。此外,主希瓦还描述了主维施努是怎样在牛奶之洋上休息并看着祂的能量奇妙的运作的。



  一次,幸运女神拉珂丝蜜黛薇问主维施努,"噢,我的主,祢促成了物质宇宙的创造、维系和毁灭。请仁慈地告诉我祢的奇妙能量的有关活动吧,它们甚至吸引了你。"



  主维施努于是告诉她,只有当一个有着净化了的智慧的人,才倾向于服务祂从而能了解和明白祂的能量。这样的人学习怎样从生死的束缚中解脱并获得神圣的本性。这样的超然知识,主告诉她,在博伽梵歌中已被充分说明。于是,拉珂丝蜜问道,"我的主,如果祢自己都惊奇于祢的能量的运作,那博伽梵歌怎么能描述那些无限的能量和克服它们的方法?"



  主维施努说,"我以博伽梵歌的形式展示我自己:前五章是我的五个头,接下来的十章是我的十只手臂,第十六章是我的胃,最后两章是我的莲花足,这部博伽梵歌是所有罪恶的毁灭者,每日读颂一章或者一节或者半节甚至一行的智者将会达到与苏萨尔玛同样的位置。



  祂便开始讲述第一章的荣耀。



  苏萨尔玛,尽管出生于一个婆罗门家庭,却是毫无虔诚、罪恶深重、邪恶的人。他特别喜欢伤害别人。至于他的生计是出售收集来的叶子做成的盘子和杯子。一天苏萨尔玛进入了一位圣人的花园采集叶子,一条蛇爬过来咬死了他。因为他所有的罪业,他被扔进了很多地狱,受苦了很长时间。



  后来,他接受了一个公牛的躯体。作为公牛,他被一个残废的人买去,多年来一直运送沉重的货物。一天,公牛背上堆了太过沉重的担子,以致失去了知觉。旁观的人觉得公牛很可怜,纷纷将他们虔诚活动的结果给予它。那有一个*女怀疑自己是否曾经履行过虔诚活动,但看着大家都在奉献一己的虔诚果报给公牛,她也奉献了不管什么样的她可能曾做过虔诚活动的结果。



  公牛死后到了死神亚玛茹阿伽的地方。亚玛茹阿伽通知他,"现在你已经从你以前所有罪恶活动的反应中解脱了,因为一个*女把她虔诚活动的结果给了你。"



  在他的下一生,苏萨尔玛再次诞生为一名高尚的婆罗门,但这次他能记得他的前世,他决定去找到那位让他从地狱中解脱出来的*女。当他找到她时,他问她曾履行的是什么样的虔诚活动。*女回答说她的宠物鹦鹉曾每天背诵一些那完全净化了她的心的诗节。



  后来那只鹦鹉告诉他们跟背诵的东西有关的事。在这只鹦鹉的前世是位骄傲的爱嫉妒的但又是有学识的人。他因此这生接受了一只鹦鹉的躯体。



  然而,作为鹦鹉它曾经常听到一些圣哲们在朗诵博伽梵歌的第一章,它也开始背诵它起来。于是他被净化了。之后被卖给了这位*女,这只鹦鹉继续它的背诵因此挣得了这位*女的虔诚信用。



  苏萨尔玛最终变得完全地纯净了,过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他便到达了外琨塔,至尊的目的地。





  第二章



  主维施努继续荣耀《博伽梵歌》:"请仔细听好了,拉珂丝蜜黛薇。我将向你讲述第二章的荣耀。"一次一位名叫德瓦萨尔玛的博学的婆罗门取悦了半神人们。但他仍不快乐,因为他渴望了解绝对真理。由于他强烈渴求这些知识,他便同许多圣哲谈话并对他们致以服务。



  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冥想的瑜伽师。这位瑜伽师平和、毫无物质欲望、而且对至尊人格首神有完全的了解。他建议德瓦萨尔玛去见Asau-pura的牧羊人弥特茹阿万,并从他那里获取有关觉悟神的科学的指导。



  听了瑜伽师的话,德瓦萨尔玛虔敬地顶拜了他,然后便离开去寻找弥特茹阿万。当德瓦萨尔玛到达Asau-pura时,他发现弥特茹阿万在一处美丽森林中的岩石顶上,旁边是条小河。弥特茹阿万看起来很平和,他的山羊在四处随意走动。有些山羊甚至坐在老虎及其它猛兽旁边。德瓦萨尔玛也变得平和起来,然后他便走近弥特茹阿万询问他有关对主奎师那的奉爱知识。



  弥特茹阿万讲述了下面的故事:"我亲爱的德瓦萨尔玛,一次当我在这森林里这条河岸旁边牧羊时,一只老虎来袭击了我们。所有的山羊都逃跑了,我也是。我从远处看到一只山羊正被老虎追赶着。但是一件非常奇怪而美妙的事突然发生了:老虎没有了愤怒,并且不再渴望吃那山羊。"



  弥特茹阿万描述道,老虎和山羊都因它们突然的和平而困惑,于是它们去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而弥特茹阿万则询问了一只猴子。猴子告诉了他一位博学的圣哲苏卡玛的故事。



  一次,苏卡玛用丰盛的食物和怡人的话语取悦了另外一位圣哲。这位圣哲给了苏卡玛写在石头上的博伽梵歌的第二章。他训示苏卡玛须每日背诵这一章节,然后便离开了。



  因为苏卡玛追随了这个训示,他很快便获得了关于主奎师那完整的的知识。而且由于他在弥特茹阿和那只猴子所站的地方专注的苦行,任何人一旦到了那里,便不再感受到饥渴之苦并且立即获得完全的平和。



  然后弥特茹阿告诉德瓦萨尔玛,他、老虎和山羊后来在一座庙宇里找到了那块石头,并开始每日背诵《博伽梵歌》的第二章。这样,他们很快便获得了对奎师那的奉爱。



  德瓦萨尔玛决定仔细追随弥特茹阿万的榜样,自那以后,到德瓦萨尔玛居住的村子的访客都会和他一起朗诵《博伽梵歌》的第二章。这样德瓦萨尔玛便获得了主奎师那莲花足的仁慈。







  第三章



  然后,主维施努便通过加达的故事来叙述了博伽梵歌第三章的荣耀。加达是一位婆罗门,他将自己的财富都浪费在赌博、酗酒、打猎和光顾*女身上。一次,他出差挣了很多钱后决定回家。在回家路上,加达在一处荒无人烟之地住了一夜。那里的强盗抢劫了他的财物并杀了他。由于他罪恶的一生,加达得到了一个鬼魂的躯体。



  加达的儿子却不像父亲,他很虔诚而且精通韦达经典。见父亲久去不归,儿子便决定去寻找他。每到一处,他都询问父亲的去处。然后有一天,一个人告诉了他所发生的一切。



  加达的儿子立即动身前往嘎亚崇拜主维施努,以使其父从鬼魂形态中得以解脱。在去往嘎亚路上的一天傍晚,这个儿子碰巧是在他父亲被杀的树下履行他对主奎师那的日常崇拜。



  当这位儿子朗诵博伽梵歌的第三章时,空中传来一声巨响。他抬头看到父亲变得极为美丽。他的肤色黑如雨云。他有四臂,穿着黄色的衣服,躯体的光璨照耀四周。



  父亲说,"我亲爱的儿子,因为你朗诵了博伽梵歌第三章,你已使我从鬼魂形体中解脱出来。现在你该回家了。你去嘎亚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然后父亲要求儿子也去解救因罪恶生活而在地狱受苦的一个兄弟和一些祖先。儿子说他会一直朗诵博伽梵歌第三章直到所有陷在地狱中的灵魂全部得到解脱为止。



  然后一架飞机自灵性世界外琨塔而降,并将父亲带去了至尊目的地。儿子返回家并开始在主奎师那的神像前每日朗诵博伽梵歌第三章。当他继续朗诵时,主维施努便派遣了他的信使--维施努都塔们去到惩罚罪人的亚玛茹阿加的王国。维施努都塔告诉亚玛茹阿加说主维施努祝他好并命他释放在地狱受苦的受限灵魂。亚玛茹阿加立即便释放了所有的灵魂。



  然后亚玛茹阿加去 Sveta-dvipa(牛奶之洋)见主维施努。他发现主躺在他的蛇床(阿南塔·蛇萨)上,而拉珂希蜜黛薇则在按摩他的双足。他灵性躯体的光璨好比许多太阳,而半神人和圣哲们则围着他唱颂他的荣耀。



  亚玛茹阿加合掌顶礼并向主维施努献上祷文:"我亲爱的主维施努,祢是所有受限灵魂的祝福者,祢的荣耀没有穷尽。韦达经来自于你。你是时间,也是时间之因。你是三个世界的原因和维系者。祢将摧毁一切。祢是指引每人活动的超灵。祢是宇宙的古茹和奉献者的目标。噢,具有莲花眼的人啊,请接受我一再的顶拜。"



  祈祷完后,亚玛茹阿加向主请求指示。



  主维施努以似深雷般低沉而又如甘露般甜蜜的声音回答道,"我亲爱的亚玛茹阿佳,我用不着指示你的职责。请返回你的居所并带着我全部的祝福而继续你将来的职责吧。"



  后来,加达的儿子被带去了主维施努的居所,并在那里恒常地服务着至尊人格首神。





  第四章



  主维施努接下来描述了博伽梵歌第四章的荣耀。他讲述了一位住在恒河岸边的圣人巴茹阿特的故事。虔诚的巴茹阿特每天都朗诵着博伽梵歌的第四章。



  一次,巴茹阿特去Tapodana镇朝圣并见到了一尊主奎师那的神像。在回家的路上,他在两棵果树下休息。他用一棵树的根当枕头,另一棵树的根作脚凳。并在那儿一如既往地朗诵博伽梵歌第四章。



  巴茹阿特离开那个地方后,两棵树都枯死了。住在树里的两个灵魂则投身为一位虔诚的婆罗门的女儿。



  当两位小姑娘长到七岁时,她们去朝圣,碰巧遇到了伟大的圣哲巴茹阿特。看到他,她们便拜倒在他足下并献上甜美的话语,"巴茹阿特·玛哈茹阿佳啊,由于您的仁慈,我们已从树的形体中解脱了出来。"巴茹阿特听了大吃一惊。于是两位小姑娘便将自己的故事说了给巴茹阿特听。



  "亲爱的巴茹阿特·玛哈茹阿佳,我们在前世是apsara,天堂的仙女。一次,我们受因陀罗王的命令去引诱在哥达瓦瑞河岸艰难苦修的圣哲Satya-tapa以使其堕落。Satya-tapa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感官。他在对至尊人格首神的奉献服务中是如此精进,以至连宇宙的创造者布茹阿玛都会每日来访并他询问有关奉献服务的知识。"



  "但是因陀罗不喜欢看到Satya-tapa的纯粹和崇高。他担心这位强有力的圣哲有一天会篡夺天帝的位置。为了防止这一点,因陀罗便派我们去到哥达瓦里河岸。我们在那里撩人地起舞以刺激圣哲的性欲。我们一边舞蹈,一边胸乳都坦露了出来,Satya-tapa便诅咒我们说,'你俩都滚去变成恒河岸边的果树。"



  "听到他的诅咒,我们跪倒在他的脚下乞求原谅,因为我们只是作为因陀罗的仆人而这样做的。我们悔改的态度取悦了Satya-tapa,于是他说我们作为树的生活只会延续到巴茹阿特·玛哈茹阿佳遇见我们时。他还祝福我们能记得过往的生世。"



  两位女孩提醒巴茹阿特他曾在两棵树中间休息,而她们则听到了他朗诵博伽梵歌第四章。她们说,自从脱离了那种生命形体后,她们便投生在奉献者的家庭里。从此她们便失去了所有要享受这个世界的愿望。她们每日小心地朗诵博伽梵歌第四章,并因此而获得了对主维施努的莲花足的奉爱。





  第五章



  主维施努让拉珂希蜜戴薇仔细聆听他讲述博伽梵歌第五章的荣耀。



  在Puru-kutsapura镇曾经住着一个叫平嘎拉的婆罗门。他受过良好教育,对学习却并无兴趣。因此,进入青年时期后,他便放弃了学习上的追求并学会了乐器演奏和歌舞。他变得非常精通而闻名,以至国王邀请他住进宫殿里。但与国王的亲近使他变得骄傲。他开始喜欢批评他人;更糟的是,他还吸毒和通*。



  平嘎拉喜好乱交,却有个出生低下的妻子阿茹娜。她也是色欲极强并且乱交。当平嘎拉发现这一点时,阿茹娜便谋杀了他。



  此后她便与许多男子一起享乐,但很快便感染了性病。于是她年轻的躯体变得丑陋,不久以后便死了。



  夫妻俩都堕进了地狱的最深处遭受可怕的痛苦。下一世他们都变成了鸟,平嘎拉是秃鹰,阿茹娜则是鹦鹉。



  一天当鹦鹉在觅食时,秃鹰袭击了她。秃鹰还记得他的前世并且明白这只鹦鹉曾是他的妻子。一阵打斗之后,两只鸟都掉进一只盛满了水的人类头骨里淹死了。



  他们都被带到亚玛茹阿佳面前。因为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罪业,他们都很害怕。但是亚玛茹阿佳说,"现在你们已从所有罪恶反应中获得解脱并且可以去外琨塔了。"



  平嘎拉和阿茹娜变得目瞪口呆,他们问亚玛茹阿佳如他们这般品质的人怎么会有权进入外琨塔。于是亚玛茹阿佳告诉了他们一位每日朗诵博伽梵歌第五章的主维施努的纯粹奉献者的事迹。



  当这位没有任何色欲的奉献者离开躯体时,他直接去了外琨塔。因为朗诵了博伽梵歌,他的躯体也变得纯净了。因此,当平嘎拉和阿茹娜作为鸟碰触到他的头骨时,两人都免除了罪恶反应并获得了去外琨塔的权利。



  听到博伽梵歌第五章的荣耀之后,平嘎拉和阿茹娜不禁欢欣雀跃。一架鲜花装饰的飞机到来将他们带去了灵性世界。





  第六章



  主维施努接着讲述了博伽梵歌第六章的荣耀。在哥达瓦瑞河岸边有一座美丽的城镇Pratisthanapura,由倍受欢迎的Janasruti国王统治着。他有很多良好的品质,每日履行盛大的火祭和其它虔诚活动:布施,挖井掘湖等等。



  一次一些半神人变成天鹅去到国王的居所。当他们飞过他的宫殿上方时,半神人Bhadrasva听到另几只天鹅提到Janasruti的伟大,但Bharasva大笑说道,"Janasruti Maharaja有伟大的圣哲Raikva那样强有力吗?"



  国王碰巧在他高立的宫殿屋顶上听到了这些天鹅的对话,他便开心地下来命令战车御者出去寻找Raikva。



  得到训令之后,战车御者便启程去往圣地。抵达克什米尔时,他看到这位圣哲坐在一个庙宇门旁的小车上。御者便顶拜Raikva并询问他的居处、全名以及他坐在那里的原因。



  Raikva想了一会儿,回答道,"我是完全满足的。我不需要任何东西。"御者明白了,便立即返回了Pratisthanapura。



  抵达宫殿时,他便向国王致敬并告诉了他所发生的一切。国王便决定去拜访这位伟大的圣哲Raikva。他坐上一辆装满贵重礼物的华丽战车并动身去往克什米尔。



  当国王终于见到Raikva时,他顶拜了他,并将许多丝绸和珠宝放在圣哲面前。但圣哲却生气地说,"你这愚蠢的国王!拿开这些没用的东西,装进你的战车,并且马上离开。"



  带着巨大的奉爱,国王再次顶拜Raikva并乞求原谅。他问道,"圣人啊,您是如何臻达这种弃绝层面以及对主的奉爱的啊?"



  Raikva被国王的顺服态度所取悦并回答说他每天朗诵博伽梵歌第六章。从那以后,Janasruti国王也开始每日朗诵。过了一段时间,一架鲜花装饰的飞机便出现了,并将国王带去了外琨塔。其时,Raikva也去了外琨塔从事对至尊主莲花足的服务。
  第七章



  当叙述完主维施努跟拉克希蜜黛薇讲完博伽梵歌第六章的荣耀后,主希瓦对帕瓦缇说,"现在我将告诉你第七章的荣耀。"



  主希瓦讲到了桑库卡尔纳--一个经商的婆罗门--的故事。桑库卡尔纳收集了许多财富,连国王都会去他家用餐。但吝啬的桑库卡尔纳却瞒着他的亲戚们把部分财物埋藏起来。他也从未曾履行过奉献活动或者为祖先做祭祀仪式。



  一次,在桑库卡尔纳第四次结婚后,他晚上熟睡时,被蛇咬死了。他获得了蛇鬼的躯体,并且居住在他埋藏财物的地方。后来,他终于厌倦了陷于鬼魂的躯体之中。于是他出现在自己儿子们的梦中并请求他们帮助。



  懒惰的儿子们醒来后,便谈起了他们的梦。然后其中一个便拿起铁锹去父亲指示的地方。这个儿子不知道寻找财物的确切地方,但他贪婪地寻找着,最后他找到了一个蛇洞。



  正当他要开始挖的时候,一只可怕的蟒蛇爬出来问道,"你是谁?谁让你来挖这里的?"



  儿子战战兢兢回答道:"是我,你的儿子希瓦,你在我梦中显现过的。"



  这蛇大笑着问这男孩-如果他确实是他的儿子的话-那他为何不履行必要的仪式以使他从地狱般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儿子问如何做。父亲答道,"不需要任何布施,也不需要严厉苦行,只要朗诵《博伽梵歌》第七章,我便能摆脱生死轮回。"父亲便指导他的儿子在向祖先供奉祭品的仪式期间朗诵第七章。



  仪式进行的时候,婆罗门唱颂了《博伽梵歌》第七章,桑库卡尔纳放弃了他可怕的躯体而获得了一个神圣的四臂形体。在离开去外琨塔前,他祝福了他的儿子们,并告诉了他们财物的具体位置。



  财物挖出来后,儿子们的心意已经稳处于对于主奎师那的奉爱,他们用这些财物修建庙宇,掘井挖湖,并且派发祭馀。而且,这些儿子们还每日朗诵《博伽梵歌》第七章并很快臻达了主奎师那的莲花足。任何朗诵或聆听这一章的人都将从所有的罪恶反应中解脱出来。





  第八章



  然后,主希瓦便让帕瓦缇聆听《博伽梵歌》第八章的荣耀。一位名叫巴瓦萨尔玛的婆罗门曾居住一所非常重要的城镇阿玛达卡普尔里。他娶了一个*女为妻并且他享乐于肉食,麻醉品,偷盗,通*和狩猎。一次,饮酒过后,巴瓦萨尔玛身染重病,经过多天的痛苦后死去,得到一颗枣椰树的躯体。



  一天,两个鬼魂(布茹阿玛纳-茹阿克萨萨)长期流浪于世间之后,歇息在这颗枣椰树下,又饥又渴。由于前世的活动,他们得到了鬼魂的身体。其中一位是婆罗门库希巴拉,他精通多门知识,对《韦达经》也很博学。另外一个鬼魂则是他的妻子库玛缇。库希巴拉和他邪恶的妻子都很贪婪,习惯每天搜集大量施舍,而从不给予其他婆罗门布施。他们死后便都成了鬼魂。



  这两个鬼魂在枣椰树下栖息,曾是妻子的那位鬼魂问丈夫如何赎罪忏悔。他回答到通过拥有关于布茹阿曼,自我和功利性活动的知识便可达到。听到这儿,他的妻子问到"何谓布茹阿曼?何谓自我?何谓功利性活动?"因为她说的是梵文,恰好吟诵了《博伽梵歌》第八章的头两行诗节。巴瓦萨尔玛听到这些诗节,便从树的躯体中解脱出来,再次得到一个无罪的婆罗门的身体。然后一架灵性飞机忽然出现把鬼魂夫妻载回到外琨塔。



  此后,巴瓦萨尔玛便将《博伽梵歌》中的这两行诗节写了下来。他前往卡希普尔,想要通过从事巨大苦行和持续吟诵这两诗句:kim tad brahma kim adhyatmam kim karma purusottama而崇拜主奎师那。之后,在外琨塔,某天主维施努出乎意料地从睡眠中起来,拉克希蜜黛薇双手合十,询问是什么唤醒了他。主维施努说"我亲爱的拉克希蜜,在卡希普尔的恒河岸边,我的奉献者正在从事巨大苦行,持续吟诵《博伽梵歌》第八章的半个诗节,他这样做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在想怎样回报他的奉爱。"



  主希瓦接着告诉帕瓦缇,巴瓦萨尔玛非常取悦主维施努,以至主回报给他一个在外琨塔永恒服务祂莲花足的地方,此外,巴瓦萨尔玛所有的祖先也臻达了主维施努的莲花足。





  第九章



  主希瓦接着对帕瓦蒂讲述了博伽梵歌第九章的荣耀。



  从前,在玛哈斯玛塔镇住着一个叫玛达瓦的婆罗门。他严格遵守所有韦达训令并深具学识,因此经常接到许多布施。于是他又用这些布施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可是有一次,当他准备献祭一只山羊的时候,山羊笑了起来说:"噢,婆罗门啊,祭祀不过是让人卷入不断的生死轮回而已,于人何益?看看我,做了那么多火祭,却落得这般处境。"



  玛达瓦询问山羊他前世都做了什么,以至变成了山羊。祭祀场的所有人也都围过来听山羊讲话。



  山羊告诉他们,自己曾是一位婆罗门祭师。他的妻子想要治愈孩子的疾病,于是便要求他给希瓦的妻子杜茹嘎女神供奉山羊。



  在婆罗门供奉山羊时,山羊诅咒他说:"你这最下*的罪人!你想让我的孩子没有父亲吗?你也必将投生为山羊。"



  于是,婆罗们死后便投生为一只山羊,但藉着主哥文达的仁慈,他还记得自己的前世。



  山羊继续道:从前在库茹之野,曾有一个太阳王朝的国王,名叫禅卓沙玛。在日蚀时,国王决定把一个首陀罗工人献给一个婆罗门。当他怀着强烈的奉爱将工人献给婆罗门后,两名食狗者从工人的躯体中出现。他们逼近婆罗门,然后突然进入他的身体。然而,婆罗门依旧保持镇定,忆念着主哥文达,他便开始唱颂博伽梵歌第九章。



  整个事件使国王惊得目瞪口呆。而让他更为惊奇的是,维施努都塔,即主维施努的奉献者出现了。维施努都塔把鬼魂从婆罗门的身体拖出来,把他们赶走了。



  于是国王询问这位婆罗门:"哦,博学者啊,那两个人是谁,你刚才念的是什么曼陀?你冥想的是哪尊神像?"



  婆罗门便解释道,是罪恶与冒犯的人格化身以鬼魂的形式出现。而他唱颂的是博伽梵歌第九章,这能让人从最可怖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他告诉国王说,通过唱颂这一章节,任何人都能记起哥文达的莲花足。



  此后,国王便从婆罗门那里学习唱颂第九章,并逐渐臻达哥文达的莲花足。听了山羊的叙述,玛达瓦立即放了山羊。从此,玛达瓦便每天背诵博伽梵歌第九章。因此,他便也臻达了主哥文达的莲花足。





  第十章



  主希瓦又接着讲述了博伽梵歌第十章的荣耀。



  主希瓦说,在卡希普瑞有位平和的婆罗门名叫帝茹阿·布帝,他的感官和心意都专注于荣耀主奎师那。无论杜茹阿·布达去到哪里,主希瓦都以极大的爱心服务和保护着他。



  主希瓦永恒的仆人宾给瑞提看到他这些活动,便问他这位伟大的奉献者到底做了什么,以至连主希瓦本人都去服务他。主希瓦于是讲了个故事。



  一次,他坐在月夜之下,突然一阵狂风刮来,使得树都剧烈摇动。四围袭来一片黑影,一只如雨云般颜色的大鸟出现了。



  鸟对主希瓦说:"哦,玛哈戴瓦,所有荣耀归于您,你的荣耀是无限的,因为你保护奉献者,是至尊人格首神奎师那最伟大的奉献者。连如半神人之首的布瑞哈帕提的伟大灵魂也歌颂您的荣耀。但即便有着一千个头的阿南达蛇沙也不能述尽你的荣耀。更不要说如我这智慧极低的天鹅了。"



  听了这番祈祷,主希瓦便问天鹅为什么他的颜色如乌鸦般漆黑。于是,这只如主布茹阿玛的座骑般的天鹅便向主希瓦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次,这只天鹅在美丽的湖中嬉戏。但有一次,当他准备飞离时却掉到地上并变为黑色。正奇怪时,湖中的莲花下传来一个声音。



  "噢,天鹅啊"这个声音说:"起来吧,我会告诉你为什么落下来变成黑色。"



  天鹅起身来到湖的中央,看到五朵特别美丽的莲花,莲花中则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女士。



  绕拜了这位女士后,女士便告诉天鹅说,他因飞过她的头顶而造成了冒犯,所以就变成了黑色。但她又感到抱歉,所以又将他叫了回来。这位女士显然有非凡的力量。她告诉天鹅自己是如何获得这些力量的。



  她说:"在前世,我是Sarojavadana,一个贞洁的年青女子。婚后我忠诚地服务丈夫。有一天我看到一只黑色的鸟,便细心照料它,但因此便懈怠了对丈夫的服务。丈夫便说我下一世会变成maina,后来就真的发生了。但因为自己的贞洁,我接触了一些圣人。他们其中的一个女儿照顾着我。我跟他们一起时,每天早晚都听到他们背诵博伽梵歌第十章。结果我便获得了一具apsara(仙女)的躯体,居于山林水泽,并能任意愿改变形体。在我作为apsara的这一生,我被称为帕德玛瓦提。"



  一天,我看到湖中美丽的莲花。正开始在水中享受时,Duvasa Muni来了,并看到我赤身裸体的样子。因为害怕他,我便变成五朵莲花。但Durvasa Muni双眼开始冒火,他诅咒我必须保持莲花的形体一百年。所幸我还记得博伽梵歌第十章。今天我便从他的诅咒中解脱出来。如果你聆听我背诵这第十章,你也能摆脱这尴尬的处境。"



  背颂完第十章后,帕德玛瓦提乘上飞机去了外昆塔。然后天鹅便去到主希瓦那里,献给他一朵从湖里采来的美丽莲花,并告诉主希瓦他的故事。说完故事后,他放弃了自己的躯体而投生为帝茹阿-布帝。



  自幼时起,帝茹阿-布帝一直唱颂博伽梵歌第十章,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聆听他的朗颂便能得见主维施努。因此,主希瓦便恒常服务帝茹阿-布帝。





  第十一章



  接着主希瓦又向帕瓦蒂讲述了博伽梵歌第十一章的荣耀。



  在梅纲卡茹阿镇,宇宙的控制者所在的著名Jagad-isvara庙中,住着一位纯洁的婆罗门苏南达.他是一位终生贞守生。苏南达经常坐在主Jagad-isvara面前,朗颂博伽梵歌第十一章,并忆念着主的宇宙形体。通过朗颂博伽梵歌第十一章,苏南达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感官,并且总能冥想着Jagad-isvara。



  一次,苏南达和同伴们一起去朝圣。一天,他们到了一个叫维瓦哈--曼达帕的镇上,便在一个朝圣者旅店留宿。醒来时他却发现所有同伴都走了,便立即出发去找他们。



  过了一会,苏南达遇到了镇长,后者也不知道他同伴的去向,但他却拜倒在苏南达的莲花足下,因为他看出苏南达是一名无人能比的奉献者。镇长邀请他住在镇上,苏南达便同意了。



  八天后,一位村民大声哭泣着来找苏南达,因为他的儿子被邪恶的生物Raksasa吃掉了。苏南达问道:

  "这个Raksasa住在哪里?他是怎么吃掉你儿子的?"



  村民回答说,这个恶魔每天都吃村民。因此,村民便以每天的食物作为交换,要求恶魔保护他们。



  为了安排恶魔每餐能有人食,村民便建了一所旅店,让所有旅客居住。旅客睡着时,Raksasa就会吃掉他们。这样村民们便都安全地活着。



  村民接着解释他儿子被吃的经过。前一个晚上,他儿子的一个朋友来了。但这村民不明就里,便把他送去了旅店。他的儿子很快便知道了,并试图去救出他的朋友。但当他到达旅店时已经太晚,朋友已经被吃了。而不幸的儿子也和一些旅客一起被吃掉了。



  后来村民就去找Raksasa,质问他为何把他的儿子也和旅客们一并吃掉了。村民还问有没有可能让他的儿子回来。Rasasa回答说并不知道他的儿子在场,所以他吃掉了所有人。但还是有唯一的方法,那便是说,如果有一个每天朗颂博伽梵歌第十一章的人,凭着他的仁慈让Raksasa从他的恶魔躯体中解脱出来,他便可以得回儿子。



  Raksasa说有一位婆罗门他没有吃,因为他知道这位婆罗门每天定时背诵博伽梵歌第十一章。如果这位婆罗门能朗颂这一章节并把水洒到他身上,Raksasa就能从诅咒中得到解脱。



  然后,苏南达问这人犯了什么罪才投生为Raksasa。村民便讲述了Raksasa的故事。



  从前有个农夫,看到一只秃鹰在田里攻击某人。尽管离得很近,他却是袖手旁观。这时,一位瑜伽师经过看到此事。他试图帮忙,但已为时太晚。瑜伽师对农夫非常愤怒。对他说人若对需要帮助者伸出援助之手,便能取悦主维施努。人若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便将受到死神的惩罚,而在地狱受苦,然后再投生为狼。瑜伽师接着便诅咒农夫会投生为Raksasa。



  但农夫说:"我已经看了一整晚的田地,非常疲劳,请对我仁慈吧。"



  瑜伽师回到:"如果一位每天朗颂博伽梵歌第十一章的人洒水到你头上,你便能摆脱这一诅咒。"



  讲完故事后,村民便请求苏南达仁慈地去把水洒到Raksasa的头上。苏南达同意了。



  去到Raksasa那里后,苏南达便背诵了博伽梵歌第十一章。当他洒水到Raksasa的头上时,那个动物立即变成了如主维施努般的四臂形体。更令人惊讶的是,不仅是Raksasa本人,数千名被他吃掉的人也都获得了同样的灵性形体,并且全部准备起程去外昆塔。



  但在他们离开之前,村民拦住了他们,想要知道哪一个是他儿子,因为村民想让儿子回家。



  其中一位美丽的人说话了:"我亲爱的先生,您已经多次作为我的儿子,我也作你的儿子。但现在,因着这位伟大奉献者苏南达的仁慈,我已经从生死轮回中解脱了出来。现在我要去真正的家-外昆塔。"



  "亲爱的先生,仁慈地皈依苏南达并聆听他背诵博伽梵歌第十一章吧。这样你也能达到主维施努的居所。这是无庸置疑的,主奎师那在库茹之野回答阿尔诸那的问题时已经作出了这些甘露般的训示。只有通过聆听和朗颂这些论述才能斩断生死轮回的束缚。"



  然后,儿子和其他所有幸运的灵魂便都去了外昆塔。后来村民从苏南达那里学习博伽梵歌第十一章,很快他和苏南达也都去了外昆塔。





  第十二章



  然后,主希瓦叙述了博伽梵歌第十二章的精彩荣耀。



  从前,一位年青的王子到了圣地Kolhapura。他首先沐浴并崇拜祖先,然后便到了主的神圣伴侣玛哈拉克希米的神庙。因为她能满足所有的愿望,王子向她顶拜并祈祷:"噢,女神啊,你的心充盈仁慈。你是所有财富的赐予者,是创造物的母亲。你是维系世界之主Acyuta的美妙能量。你保护奉献者,满足他们的愿望,并让他们服务主Acyuta。请你仁慈待我。"



  听到他的祈祷,玛哈拉克希米被取悦了,并让他要求任何祝福。王子告诉玛哈拉克希米,他的父亲,即国王Brhadratha本在举行一次马祭,但后来病死了,没能完成祭祀。王子现在想完成祭祀以满足父亲的愿望。但有一匹马被盗,他没能找回来。为了祭祀,这匹马已经被净化过了。因此,他决定祈求女神将它找回来。



  玛哈拉克希米让王子去她的神庙大门处找一位名为Siddha-samadhi的婆罗门。他能满足王子的这个愿望。



  王子去找到Siddha-samadhi,婆罗门告诉他:"你是玛哈拉克希米母亲派来的,所以我会满足你的愿望。"然后,Siddha-samadhhi便唱颂曼陀而召来所有半神人,请求他们将天帝因陀罗偷去的马送来。半神人们立即便带来了马。然后Siddha-samadhi便让他们回去了。



  看到这所有的奇迹,王子拜倒在Siddha-samadhi足下,并问他是否能仁慈地让他父亲复活。Siddha-samadhi笑了,他们一起到了王子存放他父亲躯体的地方。



  Siddha-samadhi取了一些水放在手中,边念曼陀边把水洒在国王Brhadratha尸体的头部。水一碰到国王的头,国王便坐了起来,并询问Siddha-samadhi的身份。



  了解了所发生的一切后,国王再三向Siddha-samadhi顶拜,并询问是他是什么苦行使他获得如此的力量。



  Siddha-samadhi回答:"亲爱的国王Brhadratha,我每天朗颂博伽梵歌第十二章。"听了伟大奉献者的这些话,国王便从Siddha-samadhi处学到了博伽梵歌第十二章。最后,国王和儿子都获得了对主奎师那莲花足的奉爱服务。





  第十三章



  然后,主希瓦又邀请帕瓦蒂一起分享聆听博伽梵歌第十三章的荣耀。



  从前在Hari-hara-pura镇上,人们崇拜主希瓦的神像。那里住着一位叫Hari-diksita的婆罗门。他学识渊博,生活简朴苦行。



  然而,他的妻子却行为低下,被人们称Duracara(行为不端)。她麻醉成性,总是辱骂丈夫,并从不与他同睡。更为甚者,她还与其他男人混在一起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和情人幽会,她还在森林里建了一座小屋。



  一天晚上,她去了小屋,希望从情人处获得满足。但无人在场。于是,她便在林中游荡,希望能找到一个人。然后,由于内心的欲望和沮丧,她坐下来哭了。



  听到她哭泣的声音,一只饥饿的老虎朝她扑来。听到声音,她以为是有人过来满足她的欲望了。突然间,却出现了一只老虎,并准备将她撕裂。



  女人说:"你为什么要来这里杀我?请先告诉我,然后再杀我吧。"



  老虎大笑着说了一个故事:"前世我出生在一个婆罗门家庭。但我仍是非常贪婪而无法控制自己的感官。我经常坐在河岸为那些没有资格参加的人举行祭祀。我也接受物质主义者的食物。为了满足一己感官,我过度收集金钱。由于假我,我还批评那些严格遵守规范原则的婆罗门,我从不向任何人布施。即使已变得又老又弱,我还在收集、储藏金钱。"



  "一天,一些残酷的婆罗门放狗咬我。一只狗咬了我的腿。我跌倒很快就死了,然后便投生为虎。但我还能记得自己的前世。因此,今生我不会袭击任何奉献者、弃绝者和贞洁女子。我只吃罪人和不贞洁的女人。你最不贞洁,因此定将作我口中猎物。"



  被老虎吞食之后,女人被Yamadutas带到了Puyoda地狱--一个满是屎尿和鲜血的湖中,她在那里呆了一千万劫(一劫是4,320,000,000年)。接着又被扔进Rarava地狱,在那里呆了一百manvantaras(一百manvantara相当于 306,720,000年)。最后她再次投生在地球上。这一次她成了一个女首陀罗(食狗者)。然后,她继续自己的罪恶生涯,结果便身患重病。



  然而,她幸运地去到圣地Hari-hara-pura住了一段时间,并听到了伟大圣哲Vasudeva朗颂博伽梵歌第十三章。她深受吸引,希望不断聆听。通过聆听,她便完全免除了过往的罪恶反应,获得了四臂形体,并被带去了外昆塔。





  第十四章



  然后,主希瓦又邀请帕瓦蒂仔细聆听他叙述博伽梵歌第十四章的荣耀。



  从前,国王Vikrama-vetala同他的儿子和两只狗一起去森林打猎。到达森林后,他们便放一只狗去追赶一只跑得很快的兔子。跑了一段时间,狗和兔子到了一座美丽的偏僻寺院。鹿儿们欢快地坐在树荫下,猴子在吃树上的果子,幼虎在跟象婴玩耍,而蛇则爬过孔雀。



  寺院里住着一位伟大圣人Vatsa。他通过朗颂博伽梵歌第十四章来崇拜主奎师那。在这一天,圣哲的门徒正一边洗足,一边唱颂着博伽梵歌十四章。水润湿了地面。突然,兔子和狗出现了。因为跑得飞快,它们都滑倒在泥浆中,离开了自己的动物躯体,并而获得了天堂星宿的躯体。然后,一架飞机下落,将它们送去了天堂星宿。



  看到这么有趣的事,国王Vikrama-vetala和那位门徒笑了起来。国王询问门徒兔子和狗为何是在他们面前去了天堂。



  门徒答到:"这寺院里住着伟大的圣哲Vatsa。他完全征服了自己的感官,并且总是唱颂博伽梵歌第十四章。我是他的门徒,也朗颂博伽梵歌十四章。因为兔子和狗是滑倒在我洗脚的水里,他们便一起去了高等星宿。"



  "现在我告诉你我笑的原因。过去曾有一个叫Kesava的婆罗门和他的妻子Vilobhana。他们生活在Pratyudaka镇。她行为放纵,而他则心地残忍。因为她与别的男人私混,他便将她谋杀了。于是,下一世妻子变成了狗,而丈夫则成了那只兔子。"



  主希瓦接着说,Vikarama-vetala国王也开始朗颂博伽梵歌第十四章了。最后,当他离开躯体时,他便到达了外昆塔,并恒常服务主维施努的莲花足。





  第十五章



  主希瓦接着讲述了博伽梵歌第十五章的荣耀。



  在Gaudadesa住着一位能够与半神人匹敌的国王Krpana-narasimha。这位国王有一个贪婪的将领,名为

Sarabha-bherunda。他和王子一起密谋暗杀国王。但在Sarabha-bherunda能实行这一计划之前,他便死于霍乱。



  在下一世,Sarabha-bherunda投生为一匹极好的马。



  一天,商人买下这匹马并去到Gaudadesa的首都,欲将它卖给国王。到了王宫,商人来到国王面前,解释说他有一匹无可比拟的马要出售。国王发生了兴趣,要求马上看看这匹马。查视了这匹马后,他便毫不犹豫地支付了商人要求的金额。



  过了些日子,国王决定去森林打猎。他在马上看到一头鹿,便开始追赶它。追啊追啊,国王最后又累又渴,就停下来休息。他把马系在一棵树上,然后便在一块巨岩上坐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一张羊皮落到他面前。上面写着博伽梵歌第十五章的半节诗。当国王大声朗读诗节时,那匹马便立即倒地身亡了。它立即获得了一个四臂形体。然后,这个解脱的灵魂便坐上外昆塔的飞机返回了灵性世界。



  恢复平静后,国王注意到附近有一座美丽的寺院。进入寺院,国王看到一位已完全控制了感官的婆罗门Visnusarma。国王向婆罗门致敬,并询问他的马怎么可能会去到外昆塔的。



  婆罗门答到:"噢,国王啊,你的军中曾有一位名叫Sarabha-bherunda的指挥官。他和王子一起计划篡夺王位。但来不及行动便死于霍乱了。他投生为那匹杰出的马。然后,由于听到博伽梵歌第十五章的一些词语,他便到达了外昆塔。"



  国王再次向婆罗门致敬,然后返回了首都。



  回到首都后,国王反复朗读在羊皮卷上的诗句。不久,他便让儿子继承了Gauddesa的王位,而自己则隐退到森林。他经常朗读博伽梵歌第十五章,然后很快便到达了主维施努的莲花足。





  第十六章



  主希瓦接着又向帕瓦蒂讲述了博伽梵歌第十六章的荣耀。



  一位名叫Khadga-bahu的国王养着一头性情激动的雄象。一天,这头大象挣脱缰绳,在狂怒中开始毁坏象棚。然后便四处乱跑,疯狂地追赶臣民。臣民们则拼命奔逃。国王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往大象狂奔的地方,因为他知道制服大象的艺术。很多人都在跑离大象,但国王却看到一位刚从湖里沐浴返回的婆罗门。他一面平和地行走,一面轻柔地朗颂着博伽梵歌第十六章的前三个诗节,这节诗是以"abhayam"("无惧")一词开头的。



  看到婆罗门朝大象走去,人们都警告他。但他毫不在意,径直朝大象走去。当大象看到婆罗门走近,它便立即不再忿怒,平静地躺倒在地。婆罗门开始轻轻地抚摸他。几分钟后,婆罗门便继续平和地赶路了。



  看到这令人惊奇的事,国王和臣民们都惊得目瞪口呆。然后,国王追上婆罗门,拜倒在他足下,并询问婆罗门从事了什么苦行和崇拜,以至他能获得如此惊人的力量。



  婆罗门回答:"我每天朗颂博伽梵歌第十六章的一些诗节。"



  国王便给了婆罗门100个金币,请求他去王宫指导他如何朗颂博伽梵歌第十章的诗节。



  国王按照教导朗颂诗节一段时间后,他命令放掉那头激情的大象。人们都担心大象会再次乱跑,对国王便有些不满。但当国王走近大象,它立即便躺了下来,而国王也上前抚摸它。然后,国王回到王宫,让儿子继承王位,自己便去了森林朗颂博伽梵歌第十六章的诗节崇拜主奎师那。他很快便达到了主奎师那的莲花足。



  一个人即便罪恶累累,只要他能朗颂博伽梵歌的这一章,便能很快臻达主奎师那的莲花足。





  第十七章



  主希瓦接着便让帕瓦蒂聆听博伽梵歌第十七章甘露般的荣耀。



  国王Khadga-bahu的儿子有一个狡诈但愚蠢的仆人,名叫Dusasana。一次,这个仆人跟王子打赌说他能驾骑那头易怒的公象。话一说完,这个仆人便跳到大象身上骑了几步。人们劝他不要骑这头危险的大象。而Dusasana却开始刺激大象,让它走得更快。突然,大象变得忿怒,狂野地四处乱跑。Dusasana掉到地上,被大象踩死了。



  后来,Dusasana投生为Simhala-dvipa的一头象,生活在Simhala-dvip国王宫殿附近。后者是khadga-bahu国王的亲密朋友。一天,Simhala-dvipa国王决定把这头大象作为礼物送给朋友。收到大象后,国王khadga-bahu又把它赠送给了一位诗人,因为这位诗人以美丽的诗篇取悦了他。诗人又以一百个金币的价钱将大象转卖给了Malava的国王。



  过了一段时间,大象生病将死。看到大象不吃不喝,大象的守护人就报告了国王。国王于是请了最好的兽医来给大象看病。这时,让国王和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大象开始说话了。



  大象说:"亲爱的国王,你是韦达知识诚虔而严格的追随者。你恒常崇拜主维施努的莲花足。因此,你应该知道,在这个时候这些医生是没有用的。在死亡即临时,任何布施或献祭都无法帮我。如果你关心并想帮助我,那就请仁慈地派来一位每天念颂博伽梵歌第十七章的人吧。"



  听了这个请求,国王便请来一位经常朗颂博伽梵歌第十七章的伟大奉献者。后者一面唱颂,一面往大象身上洒水。大象离开躯体,得到了如维施努般的四臂形体。这头曾是Dusasana的大象便乘上了由外昆塔派来的鲜花装饰的飞机。国王于是询问他前世的事。Dusasana将经过如数道来后,便去了外昆塔。



  这些事后,人中俊杰的国王Malava也开始经常朗颂博伽梵歌第十七章。然后很快便也臻达了主奎师那的莲花足。





  第十八章



  对帕瓦蒂讲完博伽梵歌第十七的荣耀后,主希瓦说:"哦,喜玛拉雅的女儿呀,请聆听博伽梵歌第十八章的荣耀。它比韦达知识更高,能够赐予无限喜乐。一旦用心聆听,它便能摧毁所有的物质欲望。对于纯粹的奉献者,它是神圣的甘露。它便是主维施努的生命,也是主因陀罗和其它半神人,以及由桑那卡和桑那达为首的伟大瑜伽师心灵的安慰。背诵这一章节的人能够远离亚摩茹阿佳的使者。任何其它朗颂也不能如此迅速地摧毁所有罪恶,使人脱离物质世界三重苦。现在,请带着极大的奉爱来聆听吧。"然后,他便讲述了以下的故事。



  在宇宙中心,耸立着神话般的金色山峰梅努山,山顶便是Amaravati。主因陀罗便是在这里得到众半神人的服务。一天,因陀罗看到一位美丽的年青人到来,并有主维施努仆人的亲自服务。因陀罗看到这些,立即掉落地上,头上的王冠则到了那位年青人的头上。于是所有半神人和天堂居民便开始崇拜和服务新的因陀罗国王。但他并没举行处于因陀罗这个位置所必要的的一百次马祭。



  看到这一切,前任因陀罗异常惊讶。他奇怪这位新因陀罗怎么会没有这些必要活动就获得了这个位置。他深受其扰,便到牛奶之洋向主维施努祈祷。



  当终于得到主维施努的接见时,前任因陀罗问到:"我亲爱的主维施努,过去我举行了很多祭祀和虔诚活动才坐上天堂之主的位置。但现在却有人代替了我的位置,而他显然并位举行任何重大的韦达祭祀。那么他是怎么可能获得王位的?"



  主维施努答道:"我亲爱的因陀罗,这个伟大的灵魂每天朗读博伽梵歌第十八章。生前他每天朗读这一章的五个诗节,于是便获得了了所有虔诚活动和祭祀的结果。在作为天堂国王享受多年后,他将进入我的亲身居所。如果你也每天朗读这一章,你也能做到。"



  听了主维施努的话后,前任因陀罗便变成一位婆罗们,去到至尊主的化身Kalesvara的神圣居所Kalikagrama镇。小镇附近的哥达瓦瑞河岸上有一位纯粹而仁慈的婆罗们。他通晓韦达文献的最高目的和机密,每天都坐在那里颂读博伽梵歌第十八章。前任因陀罗见到他很高兴。他立即拜倒在他足下,并请求他教他这章诗节。



  颂读了第十八章后,前任因陀罗便臻达了最高居所维施努珞卡。他觉悟到先前作为因陀罗而有的享乐是毫无意义的。为此,博伽梵歌第十八章尤其被伟大的圣人所朗读,然后他们很快就臻达了主维施努的莲花足。



  任何人只要聆听或学习这些博伽梵歌的荣耀,都会很快摧毁他先前积累的所有罪恶。人若怀着巨大的信心忆念这些论述,便定将获得所有虔诚活动和重大祭祀的结果。在享受完所有世间富裕后,他将臻达主维施努的居所。


在线读博伽梵歌

JAI BAB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朝圣者客栈

GMT+8, 2025-4-2 13:27 , Processed in 0.03982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