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者客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美赫巴巴
查看: 2230|回复: 0

印度教至师柴坦尼亚(caitanya)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0
发表于 2011-5-1 23: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aitanya.jpg


Alice翻译


柴坦尼亚,孟加拉毗瑟奴派(外士那瓦宗)的伟大使徒,于公元1485年生于纳瓦兑帕。纳瓦兑帕是当时著名的教学中心,学校尤其以逻辑学而闻名,它的梵语学术机构吸引了印度各地的学生。

     柴坦尼亚的父亲密施茹阿(Jagannath Misra)是一个婆罗门,从阿萨姆的斯列特来到纳瓦兑帕完成他的学业。他与一位知名梵文学者的女儿萨西朵提结婚,过着印度教居士的生活。他有十个孩子:八个女儿,都在出生不久夭折了;两个儿子,长子名为维施宛茹帕,次子名为维施宛巴尔,也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柴坦尼亚。维施宛茹帕的思想是受到了纳瓦兑帕宗教气氛的影响。十六岁那年,在结婚前的晚上,誓愿过僧侣生活,带着朝圣僧团,手托着钵,离开了世俗生活,寻求灵性。

     现在的维施宛巴尔,或称为尼迈,正如命中注定诞生在苦椒树之下一样,依然是父母唯一的安慰。五岁那年,他本应像同龄人一样地上学,但遭到了母亲的拒绝。萨西朵提担心她身边唯一的孩子会步哥哥的后尘。

      充满生命与欢乐。他热爱跟随虔诚者,以小孩胡闹的方式学习婆罗门语,对当地曰常传统和所有的平和感到心烦。他与其他男孩一起抢夺乐器,还有其他天真的恶作剧。他追逐小女孩,经常在老年婆罗门做崇拜期间打扰他们,偷走他们的圣像,趁他们洗澡的时候偷走他们的衣服。他完全无视种姓的偏见,令婆罗门种姓的父母感到震惊,经常接触不洁之物,接触玷污再生族(婆罗门,刹帝利等高种姓举行的仪式,即二次出生)的物品。每当受到母亲谴责,他会说:“你没有送我上学,我很无知。我怎样知道何谓洁净,何谓不洁净?在我眼里,没有纯洁和不纯洁之分。对于我来说,所有一切都是一视同仁。”他的回答显示出一个真正桑雅生的思想,超越了种姓规则与限制。

      尼迈(柴坦尼亚的小名)六岁那年在嘉格纳特的邻居们协助下,被送进一所梵语学院,安置在一位名为Gangadas的梵语学者门下。从而,他进入了婆罗门一生中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学习期。这个孩子很早熟,很短时间便能从梵文学者那里掌握了严谨的梵语语法和逻辑学,但是,他仍然保留少年时代的活泼,以取笑沉闷和虔诚纳瓦兑帕学者为乐。

     二十岁那年,尼迈已经获得了很高的称赞,他在恒河岸边设立了自己的学院,很多来这里的学生都被他的才智和出色的辩论所吸引。直到现在为止,他表面上是被横溢的才华所掩盖。无人察觉他内心的宗教热诚。他很快地被抬举到先知的位置。他分享着纳瓦兑帕指导教师的怀疑论观点,吸收他们所有的智力才华。在几个回合的智力辩论中,他击败了当时代表贝拿勒斯和其他学术中心的著名学者。他们来纳瓦兑帕是为了羸得通常所说的“胜利之书”,那是在逻辑学,文法,雄辩术以及类似学科中以高超的技巧击败对手的证书。

     尼迈不久就结了婚,过着居士生活,从而进入了婆罗门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他的父亲大约在这个时候去世。过了不久,他回到了东孟加拉和阿萨姆,那是他父亲的家乡。他与梵文学者讨论表现出来的渊博增强了他的学术声誉。在回归的路上,他伤心地发现妻子被毒蛇咬死了。为了安慰他的母亲,他再次结婚;但在母亲勉强同意之下,他很快地出发到伽耶朝圣,提供食物和水作为通常的祭品,用作安抚父亲的灵魂。

     迦耶之行是他的人生转折点。这个地方本身被印度教与佛教的神圣记忆所包围着。他在这里受到了德高望重的外氏瓦那(毗瑟奴派)古鲁伊士瓦腊·普里影响,被他吸引进奉爱宗(巴克提瑜伽派)的奥秘里。他在毗瑟奴像面前进入了出神状态,直到被纳瓦兑帕的同伴送回学校,才恢复对外界的知觉。他的整个灵性观点都改变了。他不再是引以为傲的梵语学者,意识到他卓越的才华主要是用作在辩论中击败对手,并且以此为乐。现在他开始花时间去歌颂和赞美奎师那(克里希纳),谈论着神圣的爱。这位自大的学者变成谦逊中的谦逊。他说到奎师那和他的爱的时候,泪水湿润了他的脸颊。

“要像一棵树,”柴坦尼经常对他的同伴说。“树即使被砍断了大树枝,也会给予他庇护。它忍受着雨水和风暴,忍受着燃烧的阳光,却继续带来芳香的花朵和诱人的果实。耐心地服务他人,甚至是一棵树,使之成为你的座右铭。

     为了树立谦卑的榜样,他,一位高贵的婆罗门,会去河流下游帮助老人和弱者挑担子,或者帮他们洗衣服;倘若有人出于敬重他的婆罗门身份而拒绝他的服务,他会说:“我求你不要阻止我。我服务你就是服务神。这些小事会使我变得神圣。”

     曾经有一次,他在庙宇朝圣期间,加入了一群人。一位被人群包围住的婆罗门泪水从他的脸颊流下,用强烈的感情背诵〈博伽梵歌〉,不管发音和语法错误所带来的奚落与嘲笑。尼迈深深地感动,对他说:“先生,你觉得这些字句有什么深刻含意,以致激发出如此深厚的感情?”那位婆罗门回答:“先生,我很无知,并不知道字句的意思。但当我朗读博伽梵歌的时候,我看见奎师那,皮肤黝黑而美丽,坐在阿周那的战车上,教导神圣的真理。这使我因喜而泣。”柴坦尼亚拥抱他说:“你真正配得上阅读博伽梵歌,因为你已经明白其中的精华要素。”

     他引以为豪的学者身份彻底地消失了。他组织了一个由歌手和舞蹈家组成的唱颂团体,代替了传统印度教的复杂仪式,由本人和首席弟子尼亚南达领导,在庙宇或者房子的庭院聚集,通过在街上唱颂赞美哈瑞和他对人类的爱而发展。

      这位纳瓦兑帕的婆罗门贵族,尽管没有受过年轻宗教改革者教导的影响,却振奋人心,尤其是引发低层人士的热情。他厌恶种姓规则,对婆罗门展开挑战。他们发现反对者威胁着自己的灵性地位,向穆斯林当局控诉。然而法官却是穆斯林,对柴坦尼亚的面貌、对神的着迷和同伴的灵性热情有深刻印象。他用祝福的方式把他们送走,而不是惩罚他们。柴坦尼亚的追随者当中有不少是穆斯林。

     现在柴坦尼亚决定过僧侣生活。要得到母亲的允许,对他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他极度地亲切,抱着她的双腿,安慰她,答应无论到哪里都听她吩咐,遵照她的愿望,如同昔曰一样。他们之间达成了共识,柴坦尼亚必须以普里(Puri)作为总部,这样母亲可以容易获得他的消息,有时候可以在纳瓦兑帕与他见面。他进入桑雅生生活后不久,便对哥文达展开了朝圣,联想着奎师那的早年生活。他在那里再三地体验入迷状态。

     柴坦尼亚生命的最后十八年在嘉格纳特庙宇附近的普里度过,传播着巴克提(奉爱)瑜伽,主旨是对生命仁慈,热爱神的名字,服务神的奉献者。他在同伴心中点燃了热情奉献的火焰。一股宗教虔诚的旋风横扫了孟加拉和奥里萨,尤其是强化了普通人的灵性生命。他很快地被亲密的门徒认定为神的一个化身。

     柴坦尼亚对大自然的美丽有特别的喜悦感。他被曰落的光浑,高贵的河流,或者无忧树开的花深深打动。他的力量胜过野兽,森林的居民据说也肃然起敬。

     尽管受到数以千计的人崇拜,他们当中不少还是贵族,他本人像所有其他印度导师一样,过着极度苦行的修道生活,在希望成为他的亲密门徒的人面前严厉谴责任何形式的自我放纵。

     他在普里的生命几乎在对神陶醉中度过。兴高彩烈地演讲,深深地沉思,以超验的状态体验神圣之爱等都是他的曰常事务。有一次,他进入了自我忘形的状态,在唱颂哈瑞的名字的时候掉进了海里,被一些渔夫用渔网拉上来,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由于对宗教热情的关系,他强壮的身体很快地衰竭了。他于1533年去世,终年四十八岁,留下了伟大的工作,那就是他建立的外氏那瓦僧团,或者称为哥斯瓦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0
发表于 2011-5-2 21: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lone0 于 2011-5-2 21:05 编辑



柴坦尼亚的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朝圣者客栈

GMT+8, 2025-4-4 19:47 , Processed in 0.0378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